恭城:从清洁乡村到生态建设 喜看瑶乡新变化

28.02.2015  18:58

恭城:从清洁乡村到生态建设 喜看瑶乡新变化

    本网恭城讯(周品秋 谢永恒)“我们村修了水泥路,建了垃圾池,栽了绿化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两年村子变化太大了,家乡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在家赚钱也不差,今年就在家乡发展了。”2月22日,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松林村村民王乾高兴地说。

 

  自  “千名干部进百村洁万家”活动开展以来,有着“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等众多荣誉称号的恭城瑶族自治县以  “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为主题,以建立村庄管理长效机制为着力点,组织干部深入农村美化家园,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笔者在恭城镇古城村采访,宽敞整洁的水泥路、整齐摆放的垃圾桶、美观实用的太阳能路灯、“小青瓦、白粉墙、花格窗”瑶族建筑风格的房屋,茶叶、竹柳、油桃、翠冠梨等基地依次映入你的眼帘,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一系列动作,实现了乡村美化,改善了贫困村群众居住环境,提振了村民建设美丽新农村的精、气、神,激发了建设家乡的热情。“政府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实事,证明政府没有遗忘我们,村民做事的劲头很足,今后我们还要好好干。”村民何金林说。“作为基层干部,要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使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实惠,生态环境好了,才能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恭城·镇党委书记江选文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该县把“千百万”活动与小流域治理、灾后重建、“三违”整治、旅游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双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全力建设乡风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

    为确保“千百万”活动深入推进,恭城积极筹措资金,引导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相关设施,在活动中,恭城6000多农村基层党员,进村入户宣传2万多人次,以口口相传、发放材料等形式宣传清洁乡村活动,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清洁乡村”活动启动后,恭城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确定以“示范带动、循序渐进、全面铺开”的思路,制定了“3344”方案。即首先将新农村示范点、移民新村、普惠制新村、文明卫生村建成“三清洁”示范村屯,在此基础上再选择3至5个条件好的村屯加以示范建设,年内建成30个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屯、30个生活污水处理示范村屯、40户生态能源建设示范户、40个田园生态经济发展示范村屯。在示范村屯建设过程中,恭城整合各方面力量,注重联合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后盾单位及农村党员“四支队伍”力量,合力支持村屯完善道路、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改造房屋风貌,扶持建设垃圾处理池、发放垃圾桶等,为村屯打好“三清洁”活动的硬件基础。至去年底,恭城投入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新增村级保洁员515人,新建农村垃圾池770多座、垃圾转运站30个,117个行政村制定“清洁乡村”村规民约;打造了西岭杨溪村、栗木兰家屯等一批“三清洁”示范村屯,红岩村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恭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加之贵广高铁的开通,就连老百姓都有眼光看中。该县平安乡三星桥村民陈奎彰,以前在外地从事建筑生意,掏得金后,去年他回到老家承包170亩地种起了反季节蔬菜。问起他为什么会回来种蔬菜时,他很自豪的说,“高铁站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加之环境好,今后乡村旅游一定是一条发展之路,城里人都希望回归自然,发展农家乐也是一条好门路,今年我在家里准备大干一场。

    据了解,恭城今年将按照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四个阶段层层提升,加快实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面实施“三清洁”示范村屯创建,形成常态化机制,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生态环境,留给百姓和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