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意大利匠心精神走进中国品牌

05.06.2015  14:05

  新华网米兰6月4日电通讯:意大利匠心精神走进中国品牌

  新华社记者罗娜

  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一名满头银发的外国老人正用意大利语为前来参观的当地游客介绍中国传统的蜀绣工艺。人们纷纷向他投去好奇的目光,一个意大利人怎么这么熟悉中国刺绣?

  熨烫平整的宝蓝色西装,搭配暗酒红色的衬衫和皮带,领口别着精致的纯皮如意结胸针,腕上的手表点缀着蓝色珐琅彩……初见姜吉,这名意大利绅士给人的印象绝对可以用“时尚、精致”形容。

  这名精神奕奕的老人已年过七旬,在制鞋业摸爬滚打近60年,曾担任香奈儿、巴利等国际一线品牌的技术顾问,是意大利制鞋业的国宝级人物。而现在,他是中国制鞋企业高端品牌Sheme的技术总监,会用中文给出租车司机指路,对麻辣火锅情有独钟,是个地地道道的“新成都人”。

  姜吉2009年来到中国,一次偶然相遇,让他结识了现在的老板和知己刘琼英。本已到了退休年纪的他被刘琼英追求完美、坚韧执著的精神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热忱打动,也被精美绝伦的中国刺绣和结艺所折服,毅然决定留在中国。

  用姜吉的话,他是嫁给了刘琼英的中国精神,也要把意大利的工匠精神贡献给中国。在他看来,大多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是低端产品、便宜货的代名词。但是中国人何其幸运地拥有刺绣、中国结这些历史悠久、成为中国特有文化符号的精美物质文化,他最想做的事就是让中国和意大利的手工技艺得以结合和传承,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产品,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身边的同事评价姜吉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爱开玩笑,但在工作中却是个一丝不苟的严厉领导。每一双手工制成的鞋子从量脚、制楦、制革、裁料、缝绑、缝底、配鞋跟、修饰到保养的一整套手工订制的工艺流程,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超过300多道工序精雕细酌才能完成。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严谨,如果稍有瑕疵,宁可搭上自己的工资也要销毁,防止有问题的产品流入市场。

  把产品和顾客视为生命,摈弃工业化的简单复制,尊崇个体的审美情趣,通过工匠师的手与心体现对人和物的高度尊重——这正是意大利匠心精神的精髓,是意大利许多高品质产品得以传承百年、闻名全球的原因。让姜吉开心的是,他带领的年轻中国团队,正在慢慢地把这种匠心精神内化成对待工作的一种态度。

  在姜吉眼中,中国人跟很多欧洲人不同,他们不会等待政府救济,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永远乐观地向前看,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人生。他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身上都能看到这样的精神,也认为这是值得许多意大利人和欧洲人敬佩和学习的精神。

  谈起这些年在中国工作的经历,姜吉认为中国制鞋业不能止步不前,满足于现有成就。他说,20年前,美国人把量产制鞋业带到中国,那时中国涌现大量代工企业。20年过去,虽然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中国并未出现世界知名品牌。

  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工艺完全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他们缺乏一种坚持的态度。他举例说,年轻女孩每天出门前都要精心打扮,让自己看起来最美。他认为企业就应永远追求最好、最完美,永远成为潮流引领者,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姜吉说,近几年,中国元素、中国面孔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时装秀场,这种神秘的东方文化既精美又神秘,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说明中国的文化和时尚元素已开始影响世界时尚潮流。中国企业一定要有文化自信,坚持把中国元素更多地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中,影响客户群体,只有把中国文化和高品质工艺相结合,才能做出独特的、吸引人的产品。

  采访间隙,不断有外国游客上前询问展示的高跟鞋是否出售,姜吉都会热情地解答和介绍。他自豪地说,能为这样的中国品牌工作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他还说,每次他向同行、朋友提起中国鞋子的新创意,都会引来大大好评。

  当被问到会在中国待多久时,他说作为一个米兰人,他从成都人身上看到了相似的热情好客,非常喜欢生活在成都、在中国的感觉。最后他还打趣道,在意大利,40岁都还算年轻人,“等我老了再退休回意大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