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乡愁)芝麻烧饼背后的乡村记忆

11.02.2016  16:42

  新华社南宁2月11日电(记者 杨绍功)猪肉、挂面、水果、饼干……正月里,亲戚来家拜年,年礼中的“老面孔”芝麻烧饼却不见了踪影。询问亲戚才发现,多数人家过年早已不做芝麻烧饼,曾经的过年必备小吃,已经悄然成为封存于记忆的乡愁。

  芝麻烧饼是广西南部农村流行的一种过年小吃,没人能说得清它究竟有多长的历史。80多岁的范国英老人说,她从记事开始就知道做饼吃饼就是过年。小年前后,外出的人们陆续回村,一个大家族男女老少几十口人凑在一起做芝麻烧饼。

  做饼是一个大工程,小孩子也不能闲着,提前几天就要到山上扒松针。松林里,整年积下厚厚的松针,枯黄干燥是烤饼最好的火料。灶房的角落堆起松针时,巧妇们已经完成磨面、揉面、拌芯等准备工作。寒冷的冬夜,人们用松针燃起熊熊灶火,边做饼边说笑。

  搓糖芯是小孩的专利,十多岁的娃娃手抓馅儿料,搓成光溜溜的圆球,大小正好合适。女人们像包汤圆一样,用米面皮把糖芯包好,递给打饼的人。打饼的得是会用巧劲的老手,他一手拈着饼边,一手挥开擀面杖,把一个个圆团子打得薄厚均匀。手长的女人迅速在饼面上撒上湿芝麻,递给灶台上的男人。大如桌面的饼铛,擦了花生油,被火燎得嗞嗞冒烟。饼下锅不久,糖芯融化、面皮焦黄,撒落的芝麻在饼铛上跳跃,香气很快弥漫在房间里。

  做好的烧饼不仅是过年祭祀的祭品、走亲访友的礼物,到春耕时还是村民下地干活带的干粮。一个芝麻烧饼横跨年前年后,在辞旧迎新的一个多月里,成为村民们祖祖辈辈最重要的吃食。然而,这几年芝麻烧饼却陆续退出了村民们的食谱。

  广西健美乐食品有限公司是钦州市浦北县最大的食品企业,总经理陆强做了十多年的芝麻烧饼,好的年份厂里30个工人要忙1个月做2万-3万斤,但今年厂里不再做饼。“人们的需求变了,烧饼不好卖。”陆强说。

  需求变化只是表象,失落的芝麻烧饼背后是农村饮食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外打工二十多年的杨永衡已不记得最近一次吃芝麻烧饼是什么时候。他说,吃烧饼容易上火,现在村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吃好的、吃健康的。年轻人不种地了出去打工,他们更青睐快餐而不是干粮。另外,大家庭分散成小家庭,村里已经很难凑起那么多人做烧饼了。

  芝麻烧饼日渐式微,让不少村民感到惆怅。他们在县城的网络论坛上表达留恋之情:北方过年吃饺子,我们这里芝麻烧饼象征过年团圆;街上的零食花样越来越多,芝麻烧饼将成为“失落的文明”……

  然而,却有一些人像陆强那样,没有感到惆怅和留恋,他们觉得芝麻烧饼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我们这里的大米富含硒,还有特产红椎菌,只要真材实料,换个组合就是流行的年节食品。”陆强说,厂里近年把生产重点转向粽子和特色饮品,食品已经卖到了东南亚等国家。

  “更快的公路,更多人回来。特色农产品就能卖得更好,农民增收就会更快。”陆强充满信心地说。(完)

 

[责任编辑: 邓晓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