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未成年戒毒人员:花季少年为何走上吸毒路?
中新网昆明9月6日电 (记者 胡远航)“再难,路也要自己走。感恩拥有,相信自己。”6日,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17岁的少年小昌(化名)含泪写下“离别感言”。今天,他将正式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开始新生活。
走出戒毒所大门的那一刻,小昌回望了一眼高墙内的小伙伴们。他们小的14岁,大的18岁。这些花季少年是戒毒人员、违法者,也是受害者。而每个孩子背后,都有着一段让人心酸的往事。
17岁的小伟(化名)来自云南省红河州。因毗邻毒源地“金三角”,这里成为境外毒品进入云南的通道和中转站。尽管毒品的危害家人和老师也曾说过,但小伟并没有当回事,而是觉得“很酷”。
13岁就辍学的他,选择在当地一个矿厂打工。在矿厂倒闭的散伙饭局上,小伟第一次接触到毒品。“一开始就知道是毒品,但就是觉得好玩,很酷。”小伟说,也许是青春期的叛离情绪作祟,他觉得自己干了一般同龄人不敢干的事,“特别威风,高人一等”。
然而,很快小伟尝到吸毒的痛苦。“毒瘾发作时,就像有成千上万只小虫子在啃我的骨头,痛不欲生。”
幸运的是,涉毒没多久,小伟就被当地警方抓获,并送到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强制戒毒。目前,他已进入康复期。再过半年,他将可以重新开始新生活。
同样17岁的小浩(化名),来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刚5个月。说起父母,他的脸上出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少有的忧郁神情。
在小浩11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但爸爸根本无暇管他。因为结交一些年龄大的朋友,年幼的他,也过早地进入了社会。
“说实话,我觉得在这儿比在家还快乐些。”小浩有些羞涩地说,“这里有戒毒所警察关心我,教我们打球、画画、看书,我还学会缝纫,而在家从没人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小浩说,“如果我早知道毒品的危害,我想我不会吸毒的。”
来自楚雄市的小涛(化名)是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里少有的在校涉毒的戒毒少年。每次考试都倒数的他,常常被父母责骂,在学校也并没有多少朋友。初一时,他认识一个初三学长,并开始接触毒品。
“最开始他跟我说是头痛粉,因为好奇,我就吃了两口。但后来知道是毒品时已经来不及了。”小涛说,吸毒后,矛盾、痛苦、悔恨吞噬着他。他不止一次下决心远离教他吸毒的“兄弟”,但孤独远远超过对毒品的恐惧,他又一次次和“兄弟”重归于好。
“吸毒后,爸妈对我更加失望,曾经的朋友也躲得远远的。”小涛说,原本以为吸毒后戒毒不难,现在才知道,毒瘾发作时是很难受,但其背后更让人难受的,是被各种情感压着的心。”
尽管离强制戒毒期结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小涛已经开始担心出去后的生活。“外面有很多诱惑,希望自己能坚持住,”小涛说。
吸毒人员为何呈现低龄化趋势?
小伟、小浩和小涛的涉毒经历,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并非个例。该队教导员李波告诉记者,从许多未成年吸毒人员的经历看,他们有着共同之处:要么是家庭疏于管教或父母离异,要么是过早走入社会,或逆反心理较强等。而更让人尴尬的是:不少青少年因“好奇”和认识不高尝毒。
“未成年人吸的大多是新型毒品、合成毒品。这些毒品有的像跳跳糖,有的像奶片,很容易让缺乏判断能力的孩子们上当受骗。”李波说,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可以预见未成年吸毒人员数量将会上升。
据国家禁毒委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吸毒人员234.5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人员占6成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4.3万人。吸毒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禁毒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更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民警也提出,希望社会各方力量,加强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辍学儿童的帮助,防止他们自暴自弃,走上歧路。对解除强制戒毒的未成年人,也希望其亲人及社会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真正戒除心理毒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