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我们的手机天天被“天蓝”“水清”“树绿”刷屏
前段时间,当大家都被“北京蓝”刷屏的时候,笔者的朋友圈也被“南宁蓝”霸屏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期间,笔者在采访中与前来参展的外国参展商聊天,他们多数都对南宁提及了一个词——“干净”。一位来自柬埔寨的华侨甚至拿出了微信,给笔者看了自己在南宁会展中心前与蓝天白云的合影,笔者相信,南宁的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确实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笔者近日与一位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谈天,他说,一个城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很重要的,笔者了解到,近些年来,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进步的不仅是各部门对环境保护下了更大的力气,进行了更精准的管理,同时,企业也逐渐有了意识上的提高,逐渐远离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怪圈。笔者也在采访过程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电气化,从而替代了烧煤烧炭等落后的操作,随着一个个烟囱的倒下,这座城市也逐渐在告别过去高污染、低环保的生产方式。
从前,不少人总觉得环保拖后了“GDP”,也很难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画上一个等号。但是反问,破坏了环境换来了短暂的利益,我们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无疑就是于自取灭亡?当我们人类索取的速度大于自然恢复的速度,我们是不是就成了一个只懂得伸手的“啃老族”?其实,从长远来看,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企业乃至一个城市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健康之源,好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并不违背,相反,好的自然资源才能给一个城市带来突出的生态优势,进而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其实,自然馈赠我们的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笔者曾经在一个环保会议上听到过一句话,“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话给了笔者非常深刻的反思,当一个城市把生态环境因素提升到整个决策链的前端,理解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而言就像生命一般重要,那么,这个城市也逐渐学会将末端治理转向前端预防,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新路。
愿在我们的手机屏幕里,天天都被各种“天蓝”“水清”“树绿”刷屏,愿在我们的视线中,不再看到因为环境污染而造成民心之痛、城市之殇。(特约评论员 李慧婷)
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