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福:积极引导 政策扶持 全力推动农机合作社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3年11月19日)
同志们: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天,我们在南宁召开全区农机合作社建设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决策部署,传达贯彻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及《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的意见》(农机发〔2013〕3号)的主要精神,总结交流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成效与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思路措施,为发展现代农业激发农业农村活力贡献力量。
这次现场推进会选择在南宁市召开很有意义。南宁市是个农业大市、农机大市,是我区水稻、甘蔗的重点主产区之一,全区81个水稻、甘蔗主产区,南宁市就占了14个、达17.3%,201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0.6%,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其中水稻为63.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6.1个百分点;香蕉种植及产量居全区之首。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南宁市农机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加强组织领导,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探索创新,开创了全市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特别是在农机合作社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诚然,要说农机合作社建设的规模与作用的发挥,我区没法与经济发达的农业、农机大省相比。此次现场推进会选择在南宁市召开,并不是说南宁市的农机合作社建设在全区就是最好的。大家上午参观的2013年自治区示范合作社——隆安县雁江镇开垦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虽然与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桂平市振龙农机专业合作社、港北区庆丰镇延塘农机合作社、港南区木格镇满田乐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些广西“2.0版本”品牌合作社还略有差距,但是已经很不错。会议之所以选择在南宁市召开,主要考虑到南宁市农机局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合作社建设的开拓进取精神值得学习提倡。借这个现场推进会,给南宁市同时也给大家加加油、鼓鼓劲。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宁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非同一般,要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来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大事来办,对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更是加大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2013年拨给市农机局合作社建设专项经费100万元、工作经费10万元。肖副市长等领导同志十分关注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多次深入合作社调研、检查、指导,研究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南宁市合作社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天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隆安县雁江镇开垦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和隆安县信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还看了各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展板。这两家合作社在经营管理和运行机制上各具特色,各市的合作社建设也都有一些特点、亮点,看了之后,很受启发,更受鼓舞。刚才,南宁、贵港市农机局领导以及隆安县雁江镇开垦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龙州南华节节高农机合作社代表分别做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开展农机社合作社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农业部对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十分重视,9月上旬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10月份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的意见》(农机发〔2013〕3号),对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指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为其他农业生产者提供的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植保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以及相关的农机维修、供应、中介、租赁等有偿服务的总称。在我区,农机合作社是农机服务组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搞农机合作社建设,就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下面,我就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全面总结我区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农机合作社伴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而产生,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壮大。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农业部的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为四个“持续”发展:
一是服务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12年底,全区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155个,其中农机合作社为1621个、比2007年增长4.7倍。农机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9.8亿元,拥有农机具4.3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850台,联合收获机4600台,水稻插秧机4050台,农机具总量比2007年增加4倍多。
二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全区农机合作社服务农户数总量65万户,服务面积500万亩。农机合作社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地方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承包流转土地超千亩、固定资产上千万元的现代综合性农机合作社不断涌现,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当前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服务形式持续创新。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和规模不断壮大,水稻机收已达种植面积的80%以上,由水稻机收逐步拓展甘蔗、花生、马铃蓍机收等领域。农机订单作业、承包经营、全程托管等农机服务形式逐步推行,区域性农机作业(维修)服务中心、中介信息服务、机具租赁、农机连锁经营等农机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和农机手的多样化需求,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是服务效益持续提高。2012年,农机合作社作业收入5.7亿元,约是2007年的7倍,社均总收入35.2万元,比2007年增加27万元。农机服务产业的兴起和壮大,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各地在推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归纳起来,可用四个“强化”来概括: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公布实施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推进农机合作社的相关政策,从资金投入、购机补贴、作业补贴、项目安排等多个方面对农机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的通知》,明确了农机合作社发展思路目标,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乡乡有社的目标,要求农机购置补贴等农机化扶持政策重点向农机合作社倾斜。2011年-2012年自治区农机局每年安排90万元,重点扶持30家农机合作社开展机棚机库示范建设。2013年,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扶持20个自治区示范合作社建设,各市及相关县级财政也不同程度地安排了配套资金,特别是南宁市财政安排经费100万元,专门扶持2个自治区级、4个市级示范合作社建设;柳州市争取各级财政安排143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了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崇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向挂点合作社组织赠送农机具共99台套,总价值达556多万元;贵港、钦州等市财政或农机局都安排了一定的专项资金。2013年,自治区出台政策,对合作社购买4行、6行四轮乘坐式高性能水稻插秧机的,自治区资金按照农业部确定的中央资金补贴额累加补贴。来宾市作业补贴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2013年财政对工厂化育秧、机插、甘蔗机收、机种作业补贴达80万元,对每个新增育秧苗中心(点)补贴2万元。
二是强化典型带动。从2010年起,自治区农机局组织开展创建星级农机合作社活动,制定广西星级农机合作社评比办法,实行区、市、县三级联动评比机制。2010-2012年,共评选出170个广西明星农机合作社。2013年,在农业部授予我区40个全国示范合作社创建名额的基础上,我区推出20个自治区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各地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创出了经验,树立了典型。特别是贵港市,他们采取“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全年筹资2000多万元建设5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其中港北区庆丰镇延塘农机合作社等4个工厂化育秧中心竣工投产,全市育秧工厂单造供秧能力超过2万亩,有效突破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插秧难的瓶颈难题。该市合作社以合作承包等集约经营模式,通过提供“代育秧、代整田、代插秧、代收割,统一田间管理”以及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社会化服务,打造形成水稻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产业链条,得到农业部、自治区以及贵港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13年4月和7月,由自治区农业厅和自治区农机局组织的全区水稻机插秧现场会,以及全国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讨会在贵港市召开,各市农机局也纷纷组织辖区农机部门、本地农机合作社前往观摩学习。贵港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区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机合作社的快速、规模化发展。
三是强化规范发展。为规范农机合作社发展,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纲要和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文件和标准要求,2011年自治区农机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扶持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引导农机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并提出了“五有”建设标准,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2013年,又出台印制了《广西2013年农机合作社示范建设方案》,对合作社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含农机装备、机具场库、体制与机制、专业队伍建议等)、建设规模等方面再次进行了规范。
四是强化服务保障。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加强了农机化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信息宣传等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创造了必要条件。2013年,我区把突破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重点工作,致力于攻克水稻育插秧及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技术,全区各地大力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试点、建立育秧基地,加强甘蔗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研发,推进农机与农艺、工艺融合,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提高了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在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把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提高机具使用效率,作为推进农机合作社的根本目的。二是必须坚持把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壮大服务主体,作为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关键举措。三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作为推进农机合作社不竭动力。四是必须坚持把典型示范带动、鼓励多种服务形式发展,作为推进农机合作社的有效途径。来宾市今春就有武宣远景农机合作社等6个合作社组织跨县服务队开展甘蔗机种服务,“三夏”期间,又有17个合作社在保证当地水稻机收的前提下,组织跨区作业服务队到海南、广东等地以及周边地区参加水稻机收大会战。扶绥县东成农机合作社的跨省(区)水稻机收服务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五是必须坚持把依法规范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推进农机合作社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大背景下,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对于加快农业机械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机合作社,是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的分工分业越来越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对接越来越紧。分散的、封闭的小农经济正在加快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转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中央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实践证明,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整合了劳动力、装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物质装备支撑,推动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化经营、由分散经营向组织化经营的转变。所以说,农机合作社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力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离不开农机合作社。
(二)发展农机合作社,是解决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广东、深圳、浙江一带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许多地方出现青壮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留守农村基本上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以至于类似崇左等地的甘蔗收获主要靠外来务工人员,经常出现用工荒现象。农机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农业生产经营能手,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无疑将成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主要承担者。当前,一些地方的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主要是受到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滑因素的影响,根源在于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当前,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人畜力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到了田头靠农机。从现在来看,就是要构建一个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信息化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实践证明,农机合作社是农业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物化载体,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这就给出了“怎么种地”问题的答案。所以说,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离不开农机合作社。
(三)发展农机合作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我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跟上全国70%左右的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要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新阶段。所谓全程机械化,意味着机械化服务领域将从主要农作物产中环节扩大到产前、产后环节,由机耕机播机收向种子加工和粮食烘干延伸;所谓全面机械化,意味着机械化服务范围将从粮食作物拓展到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向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进军;所谓高质机械化,意味着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所谓高效机械化,意味着机械化服务的目标不仅要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还要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57.2%,我区更低,只有37.2%,比全国平均水平整整落后了20个百分点。要实现农业生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机械化,任务还非常艰巨。发展农业机械化,主体是农民群众,而不能由政府包办,但依靠家家户户购买农机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更有难度。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就看农业机械化,靠单家独户搞不了机械化,必须依靠农机合作社才能实现机械化。农机合作社的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目的是实现农机具“共同利用”和“提高效益”。像粮食烘干、农产品加工、甘蔗收获等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大型机械,单个农户既买不起也不合算,必须走农机合作社的发展道路。有的买得起,但利用率相当低,据了解,宾阳县古辣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为了满足自家几亩稻谷机收需要,也顺便帮邻近的农户收一点,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实践证明,发展农机合作社,解决了“有机户闲、无机户难”,“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耕”的矛盾,解决了千家万户小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同时还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提高了社员的经济效益。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所以,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农机合作社。
虽然农机合作社发展面临许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从宏观上看,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一些地方对推进农机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争取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力度还不够。从微观上看,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大多局限在农田作业环节;很多农机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全区有1600多个农机合作社,但是,真正有实力的并不多,有的只有几名社员、三两台小机子,有的只有一纸工商执照,不少合作社甚至名存实亡;农机合作社的专业性人才较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机维修网点、机耕道和农机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停放难、维修难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农用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土地分散经营造成的田块细碎等因素,影响了农机具使用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总之,推进农机合作社,国家有号召,发展有需求,社会有共识,农民有期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找准工作突破口与关键环节,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推动农机合作社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推进农机合作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目标任务,以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为重点,以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为方向,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实际需求,最大限度解放发展农业生产力,最大限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到2020年,全区农机合作社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一是服务主体进一步壮大。全区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超过1000个。二是服务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农机合作社经营服务总收入超过50亿元。三是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布局比较科学合理,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服务普遍达到行业标准。四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在主要农作物主要环节实现全覆盖,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同步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要突出以下四个重点任务:
(一)着力培育壮大服务主体,促进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要建立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机制,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主体。一是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要求,引导农机户和农户采取带机具、土地、资金、技术入社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机合作社,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二是鼓励一部分具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开展粮食烘干、农产品加工等服务项目,全产业链获取服务与经营收益,成为既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崇左市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行小块并大块,逐步实现由分散作业向规模化作业、由流动作业向固定作业、由重点环节作业向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转变,推动了土地规模化作业和土地流转,加强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三是积极推动农机合作社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联社、股份制作业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农机租赁公司等,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大合作、大联合、大发展。
(二)着力完善新型服务机制,促进农机合作社活力增强。最根本是要尊重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调动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按照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服务品牌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生产潜力和经营活力。一是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诚信高效”的运行机制,保持农机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力。二是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国家对农机合作社的财政投入,应量化到每位入社成员。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机制,带机具入社的可实行按作业量分成、带土地入社的可按土地规模分成、带资金入社的可按股本分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发挥农机合作社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尊重社员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实行一人一票,让社员感到人人权利和义务平等。将农机合作社建设成为自主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三)着力培养新型服务人才,促进农机合作社服务质量提升。农机实用人才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是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第一支撑,其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到位率,决定了服务的质量。要按照“政策扶持、多元投入、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一是以提高作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强社员机手的培训。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安全生产、作业质量方面的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的新型农机手。桂林市今年组织200多名农机合作社代表参加区、市农机部门举办的各种类型演示会、培训会,向他们展示先进的农业新机具、新技术,鼓励他们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二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农机职业经理人才培养。各地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机企业等各类培训资源,重点加强农机合作社领头人的培训,使之成为既懂生产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机职业经理人,增强其发展生产、创业兴业、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争取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扎根农村、投身农机化,为农机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坚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头戏”,摆上更加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列入目标考核。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和农机化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将农机服务产业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二要明确管理职责。各地要明确分管农机合作社的机构和职责,充实力量,研究制定并落实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强指导,帮助农机合作社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台帐档案等;三要制定发展规划。开展摸底调查,因地制宜制定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机合作社创新发展。
第二,进一步争取扶持政策。2014年,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农机合作社建设扶持力度,计划安排400万元财政专项经费,扶持20个自治区级示范农机合作社建设。桂林市争取政府支持,以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带动,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在今年已经安排80万元财政专项经费的基础上,计划明年5月再安排80万元,共计160万元,扶持10个合作社育秧工厂。各地要继续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同时,积极加强与财政、金融、国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大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一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争取将扶持农机合作社的投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对农机合作社建设场库棚等设施等按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予以补助;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参与公益性服务。二要加大金融和保险扶持。加大与金融、保险部门的协调,在“权属清晰、风险可控”条件下,支持以“互助基金”、“大中型农机具抵押”等形式为农机合作社提供融资贷款,有条件的地方财政给予贴息。将农机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具等列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实行“联办共保”,提高其风险抵抗能力。三要推动落实机库棚建设用地。深入贯彻国务院22号文件精神,在乡村规划、建设用地等方面积极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停放场(库、棚),改善农机保养条件。落实国土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农机库棚等建设用地按农用附属设施用地对待。
第三,进一步强化发展合力。各地要加强农机化系统内部协作,整合有关涉农项目资源,形成共同推进农机合作社的强大合力。一要整合内部资源。在已有的农机化财政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中,要鼓励农机合作社作为项目的承担和实施主体,并将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农机培训、作业补贴等项目资金向农机合作社倾斜,优先安排,集中使用。二要协调外部支持。主动协调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涉农项目资源,争取农口系统有关农业科技、资源环境保护、防灾抗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优先安排和支持农机合作社承担和实施;三要实现合作共赢。加强与通讯、石油等企业协调,为农机合作社提供信息通讯和用油供应的优先、优惠“双优”服务。积极发挥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及农机合作社在机具需求、维修服务、试验示范方面的潜力,积极开展“企社共建”、“院社共建”等多种形式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第四,进一步做好示范引导。各地要加强新闻宣传和示范引导,为农机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要树立典型。各地要及时总结农机合作社的成效和经验,树立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进农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二要创建品牌。继续开展全国、区、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加强农机合作社品牌建设,推广“中国农机合作社”标识,提高优秀农机合作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要加强帮扶。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挂钩帮扶机制,配备专职辅导员,履行宣传指导、咨询服务和统计监测等职责,努力解决农机合作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五,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防范出现欺行霸市、随意截机等不法行为。一要制定市场规范。研究制定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行为规范和技术标准,让各个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建立健全农机化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及时受理和处理对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的投诉,督促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履行好农机产品“三包”规定;二要加强信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做好农机服务的市场供需、作业价格等信息的采集、统计和分析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努力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支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等级、服务能力评价,对信誉高、服务好、守信用的农机合作社予以列名支持,进一步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市场环境。
同志们,年终将至,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借此机会,我就当前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是抓紧完成年度工作任务。逐条对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对还没有完成的工作,要认真对待,定出计划,每个步骤每个环节列出时间要求,明确督办领导,力争及早完成。二是加快补贴结算支付工作。今年补贴工作由于全面推行结算到县、直补到卡等改革完善措施,各地工作积极主动,总体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同时,也由于一些地方缺乏经验,在协调财政方面不够到位,导致结算进度慢,购机农户迟迟未得到补贴资金,部分农民群众和社会舆论有不理解的情况。各地要从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讲政治、讲大局,主动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尽快把补贴资金打入购机农户卡中。三是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年末岁初一向是农机事故的高发季节,各地要严格执行自治区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路检路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隐患排查,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农机交警联勤工作制,力争大事不出,小事少出。四是精心准备绩效考评迎检。一年一度的绩效考评即将开始,除了自治区为民办实事专项考评,还有农业部组织的购机补贴、示范项目、基层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绩效延伸管理考评,以及自治区层面涉及到农机部门的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建设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等,考评结果和好坏,除了反映我们工作的成效,还涉及到地方党委、政府一年的工作成绩在全区的排位,以及干部职工的绩效工资等直接利益,非常重要。明天的会议还要专门布置,我就不一一展开讲了。五是加强干部教育和队伍建设。经过最近几年的整顿改革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教育不断加强,补贴工作也全面走上正轨,得到了农业部和自治区领导的多次肯定和表扬。但是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放松警惕,对廉政建设要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各地要结合学习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一次组织开展廉政教育,重点是廉政风险防控、“五廉”教育和补贴工作的各项纪律要求,不断加强干部建设。六是认真总结,全面谋划明年工作。近期,我局组织开展了2014年农机化发展思路工作调研,局领导和各处室各单位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分赴各地与大家做了全面深入的交流。我认为,今年各地农机部门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有很多亮点。希望大家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成绩,发掘典型经验,深入分析形势和存在问题,结合各地实际全面细致谋划明年工作。谋划工作要长短结合,有步骤有计划,争取每年抓好三两项重点工作,每年上个新台阶,三五年就有一个大的进步。
同志们,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件方向性大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住机遇,乘势而进,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农机化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四化同步”和“两个建成”进程,汇聚为民服务正能量,弘扬又好又快主旋律,共圆中国农机兴盛梦,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党委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