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抗日名将钟毅后人自筹资金建“忠烈祠”(图)(1/5)
图为天任亭。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梁全东 摄 |
|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文明网联合报道 通讯员 梁全东
在广西扶绥县新宁镇长沙村有一位老人钟优伍,他是抗日名将钟毅的后人。2010年,他在家乡开始动工兴建一座抗日烈士纪念馆纪念先人。
钟毅是钟优伍的伯父。钟毅,字天任,1901年9月24日生于广西扶绥县长沙村。自幼好学,能文能武,矢志报国,曾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部北上抗日,任中国军队一七三师中将师长,迭建功勋。他的部队有着“政治文化水准高,能打胜仗”的声誉。1939年夏,日军发动扫荡鄂北的战役,派出重兵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沿随县、枣阳向前推进。钟毅率领第一七三师,奉命固守湖北省唐县镇、尚书店一线。
在与日军激战中,钟毅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官兵见师长这样奋勇,勇气倍增,宁死不退,屡挫敌锋,迫使敌军退回武汉。战役结束,钟毅因战功荣获陆、海、空甲等奖状。尽管获得最高荣誉,他却很谦逊。
1940年5月2日起,日军在飞机、大炮及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集团冲锋。钟毅将军指挥将士浴血奋战,打得敌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由于寡不敌众,将士伤亡殆尽,但钟毅并未退缩,始终坚持抗战。1940年5月9日,钟毅身边只剩下一个卫士排。他宁死不屈,率领卫士与日军厮杀了两个时辰。弹尽粮绝之时,钟毅右胸中弹身负重伤,血染前襟。在生命垂危之际,他将作战资料、信件、日记本及印章等物包裹好,埋在附近芦苇丛中,然后仰天长啸,高喊:“中华民族奋起呀!抗日必胜!” 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39岁。钟优伍时年7岁,伯父的英勇事迹,时时刻刻印在他的脑海。
参加工作后,钟优伍开始对中国革命史进行研究,他时常在历史文献中搜寻伯父等抗日将领的身影,退休后在南宁居住。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钟优伍回想过往,萌生出一个大胆念头:在老家建一座抗日英雄纪念堂。一开始,钟优伍将想法告诉了远在香港的妻儿。儿子听后,并没有表态。在他看来,父亲已经72岁高龄,或许这只是他一时兴起而说的话。妻子却深知钟优伍的脾气。这个脾气有些倔犟的老头儿,若想,一定会做。
2010年春,77岁高龄的钟优伍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回到老家扶绥县新宁镇长沙村,在这里住下来,开始修建抗日烈士纪念馆。他给纪念馆起名“忠烈祠”。
截至目前,他已陆续投入了50余万元,这不仅包括了钟优伍的毕生积蓄,甚至还包括其妻子因车祸获得的保命钱。其妻子早年出车祸,除去医疗费等开支,尚有10多万元的赔偿节余。这笔钱,一直交由钟优伍保管。在修建纪念馆时,遇到资金困难,他偷偷拿出妻子的养老钱。本以为妻子会埋怨,但这个生性腼腆的女人却给了丈夫最大的支持。
钟优伍的行为也渐渐感动了周围的亲朋,有人开始给予无私的帮助。而村里有的人也逐渐从不理解转到支持。如今,忠烈祠已基本完工。走进忠烈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浩灵园。再往里走,可见一幢三层小楼是纪念馆。在纪念馆一楼内,陈列着一幅幅抗日将领的照片、简历。自筹资金建造纪念馆,这在扶绥县还是第一个。扶绥县档案局给予了大力支持,将镇馆之宝——钟毅将军铜像赠与钟优伍。如今,这尊铜像就矗立于纪念馆左侧。
忠烈祠完工后吸引了众多抗日烈士后人的到访。黄晓兰就是其中之一。当年,爷爷黄光贵辞别奶奶,跟随钟毅将军前往抗日前线,而后就再也没有消息。多年来,黄晓兰一家从未放弃对爷爷的思念。他们从桂林找到河南商丘,最终来到钟毅将军故里扶绥县新宁镇长沙村。当看到忠烈祠,黄晓兰与钟优伍这两代抗日军人后辈在此互诉对亲人的思念。
据了解,扶绥县委有关部门一直关注该展馆的修建,计划将其列为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参观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