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组织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领头雁”到我市取经
11月21日,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云南、贵州及广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110名基层组织负责人和致富带头人到南宁学习扶贫开发先进经验,先后考察了南宁隆安县中药材产业化扶贫种植示范基地、西乡塘区富庶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以及邕宁区园林绿化苗木种植示范基地,表示将学习和借鉴南宁扶贫经验。
在隆安县中药材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考察团一行认真察看了铁皮石斛的种植生长情况,并就贫困群众参与方式、种植环境、公司经营模式、销售渠道及用途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找寻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在富庶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考察团看到成片的百香果架上挂满了果实,工人们挑着一担担的香蕉,感到非常惊讶,纷纷向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了解百香果的食用方法、发展前景及群众受益情况。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1万多亩(其中贫困村4551亩),种植香蕉8000亩,用2000多亩与贫困村1750户扶贫对象联合开发种植百香果项目,贫困群众受益主要来源于土地租金、到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及承包管理等。
进入邕宁区华康园林绿化苗木种植示范基地,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在连绵不断的小山丘上盘旋,山丘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园林绿化苗木,基地中心山水相映,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很难让人与贫困村联系起来。新一轮扶贫工作攻坚战实施以来,华康村修建屯级道路16条20多公里,解决了行路难题;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解决了2400多亩农田灌溉的难题。在基地的带动下,华康及周边17个村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园林绿化苗木种植项目,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多亩。2013年,该基地被自治区列入“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
经过一天在南宁各贫困村的参观考察,考察团成员纷纷认为,南宁市扶贫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经营方式及贫困群众参与受益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