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扶贫:多措并举 重点发力 确保年内再减15万贫困人口
河池扶贫:多措并举 重点发力 确保年内再减15万贫困人口
本网河池讯(韦永耀)2015年初,自治区下达河池市减贫人口任务15万。这是“硬杠杠”、“硬指标”,河池市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结合实际,采取因素法科学合理地将指标任务分配到县市区。上半年,各县(市、区)已在扶贫建档立卡信息平台对减贫任务数进行预脱贫标识到户,并采取有效帮扶措施,重点发力,确保预脱贫对象精准脱贫。
摸清贫困底子,科学分配减贫指标。 河池市扶贫办根据各县(市、区)贫困现状、贫困人口占比(权重30%)、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测算占比(权重30%)以及2015年获得的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占比(权重40%),同时结合各县(市、区)到2020年平均每年减贫人数等因素,将减贫指标科学合理地分解下达至各县(市、区)。其中,各县(市、区)预脱贫计划为:金城江区6800人、宜州市13500人、罗城县17000人、环江县 15500人、南丹县 7000人、天峨县5200人、东兰县 13000人、巴马县13000人、凤山县10000人、都安县31000人、大化县18000人。
紧盯目标节点,明确精准脱贫任务。 根据脱贫时序和减贫计划,各县(市、区)因村、因户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及脱贫方案,明确精准扶贫对象、原则要求、方法程序、流程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严格按照目标计划,倒排时间、倒逼进度,稳步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年内兑现、年内结清。
聚焦关键领域,优先攻坚重点对象。 坚持问题导向,对年内预脱贫的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优先给予重点扶持。主要通过实施产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群众造血能力不强问题;实施就业扶贫,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增收缓慢问题;实施教育扶贫,着力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实施基础设施攻坚扶贫,着力破解制约贫困村发展瓶颈问题;实施移民生态搬迁扶贫,着力解决居住条件恶劣地区困难群众脱贫问题;实施医疗救助解困扶贫,着力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实施低保政策兜底扶贫,着力解决丧失劳动能力人员贫困问题。以上举措,确保了每户预脱贫户都有适合自身的扶持项目,预计都能如期实现脱贫。
创新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严格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通过创新完善扶贫资源资金投入与使用机制,创新精准管理机制,使各县(市、区)有充分权限整合各部门政策、资金、物资等各类资源,把各类要素用在刀刃上,确保资金灵活使用、安全有效,激发项目资金对扶贫开发的牵引力和带动力作用。市一级加强监督和评估的责任,通过审计和其他方式,使资金不被乱用。
强化工作责任,保障脱贫任务落实。 牢固树立“六个精准”的责任意识,把年内的脱贫指标任务作为党委政府战略布局的“重头戏”。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建立市、县、乡三级党政考核机制、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形成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