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村扶贫工作:推动政府配餐向百姓点菜转变

29.06.2015  13:42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然而,一些扶贫项目“设施建好就闲置,项目交付就成摆设”,如东部某地投入5.67亿元扶贫资金为基层卫生院购置先进仪器,却遭遇无人会用的尴尬;一些扶贫项目盲目投入,如西部某地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24.7万元用于种植80亩金银花,由于当地气候不宜,80亩金银花全部受灾枯死。无怪乎有农民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为何政府的扶贫苦心换不来群众的满意?究其根本,在于长期以来,扶贫项目从审批、预算、拨款,到运作、评估、验收各个环节均缺乏扶贫对象参与。扶贫项目由政府统一“配餐”、硬性指派,想当然地端出一堆菜品,却未必符合当地实际需求和自然条件,自然难以真正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难处。如何精准地了解谁需要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关键应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扶贫对象在扶贫资源使用、管理、考核等环节的参与权、话语权、选择权,推动政府“配餐式”的单向扶贫模式向百姓“点菜式”的双向互动扶贫模式转变,使扶贫项目更加尊重百姓的意愿,更加贴近群众的实际,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首先,加大扶贫信息公开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下沉扶贫资源,将扶贫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切实保障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其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非政府组织、志愿者深入群众,精准掌握贫困状况、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量身定做扶贫项目后,向政府提出扶贫项目申请。第三,地方政府根据群众意愿,将当地最根本的和最急需的要求纳入地方扶贫项目,并对一些特色项目予以资金、技术扶持。最后,引入社会组织、公民组织、扶贫对象等多种主体参与扶贫项目执行和监督,实现对扶贫的过程、进展、效果的精准评估和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项目由政府“配餐”走向百姓“点菜”,必将极大地激发扶贫对象的热情和智慧,推动他们由被动的扶贫政策的接受者、受益者,转变成为扶贫项目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