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移民进城要“稳得住”“扎下根”

23.06.2017  14:12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推广种植的红心香柚 高东风 摄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移民小区,新建的楼房整齐排列。韦玉红一家就住在这里。

  韦玉红家的新房,建筑面积有140平方米,简单装修的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她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搬到城里后不仅生活方便了,3个孩子的教育条件也明显改善。“在老家,学校离得远,上学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所以孩子们只能寄宿在学校。城里不仅上学方便,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很高。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近1000万人的搬迁任务,其中相当一部分搬迁到县城。这些贫困户能否在城里“稳得住”、“扎下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田阳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个贫困县采访调研发现,这三个县城计划分别接纳移民3万至5万人不等,大致相当于现有县城人口的一半,目前已有贫困群众陆续搬入。

  一些受访移民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城后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就业、就医,特别是孩子上学方便多了。同时他们期盼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为了防止进城移民成为城市“边缘群体”,这三个县的党委政府正采取多项措施,创造就业岗位,强化安置社区治理,让进城移民“稳得住”、“扎下根”。

   扶贫搬迁圆老乡“城市梦” 

  韦玉红搬入的“生态民族新城”目前还在热火朝天地继续施工。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龙文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十三五”时期,城区三个安置点将接纳3.6万名移民群众,目前已有部分移民入住。

  在安置点的选址和用地问题上,大化瑶族自治县考虑搬迁群众的利益和长远发展,选择好的地段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例如,占地500亩的拿银安置区距县城2公里,位于大化至忻城二级路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开发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

  在田阳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老乡家园”建成后可接纳1.2万户5.4万贫困群众。田阳县政协主席韦胜介绍,目前首批1000多户群众已拿到新居钥匙,其中有100多户入住。

  已搬到“老乡家园”的覃建律今年33岁。他早早就外出打工,习惯了城市生活,不愿再回“穷山窝”里生活。覃建律老家的房子修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房子依山用木头搭建而成,属于人畜混居型。覃建律一家5口搬到城里后,他的父母负责照看女儿,夫妻二人在当地农贸批发市场打工。

  “十三五”期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计划在县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5万人。目前当地已有部分移民搬入,预计今年上半年还可接纳2900多贫困人口。移民谭壮红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尽管想在城里定居,却没有能力买房。“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搬到城里只是个梦。”谭壮红购置的房屋面积为115平方米,购房款中除了政府10多万元补贴,以及5万元免息贷款外,他们只需支付3万元左右。

   造血”“兴人”助力移民就业 

  “搬出来”是手段,“稳得住”、“能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的第一步,能够稳定就业则是移民在县城“稳得住”、“扎下根”的关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三县采访到的所有移民都在县城找到了工作,但不少人缺乏专业技能,只能打零工,收入也不高,渴望找到一份稳定工作。一些基层干部担心,贫困县经济体量不大、活跃度不高,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如果缺乏就业支撑,移民可能会成为县城“边缘群体”。

  以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由于区位、资源以及历史等原因,产业基础薄弱,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少,短时间内难以提供大量新增就业岗位。如果扶贫搬迁的后续产业发展资金跟不上,搬迁后农户仍以外出务工为主。

  学历不高、技能少,这是不少进城移民的现状。大化瑶族自治县人社局副局长覃飞雪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不少移民靠力气吃饭,在建筑等行业打零工。移民岑篙岸搬到田阳县城后,夫妻二人一直打零工维生,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到当地人才市场找零工。全家4口人,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岑篙岸渴望找到一份开叉车的工作,但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没有考到相关执照。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黄本和说,将群众集中安置到城区,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符合城镇化发展方向。但有的县城接纳的移民达到数万人,相当于再造一座新城,城市建设和管理都面临着新课题。“搬到城里只是移民群众新生活的开始。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其后续发展问题,尤其是就业问题,他们不仅不能在城里稳定生活,还可能引发其他社会治理问题。

  有基层干部指出,移民“洗脚进城”不仅意味着生活环境和身份的转变,还意味着职业的变化。不少移民群众就业需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部分移民群众受文化水平、职业技能限制,找工作成为他们进城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目前三县党委政府正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等措施,稳定移民生产生活,决不让移民成为城市“边缘群体”。

  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一是靠产业,大力发展桑蚕、红心香柚、特色养殖等,确保每户移民有一项以上增收产业。二是靠企业,将河池·环江工业园区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对口转移就业基地,通过岗位需求对接和订单式培训,引导移民在42家入园企业约9870个岗位灵活性就业。三是靠商业,在县城安置区内及周边安排一些铺面、铺位,促进移民就近就业。四是靠务工,建立移民就业人员信息登记库和企业用工需求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移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咨询、用工信息、职业指导等服务,2016年共转移贫困户劳动力14200人,技能培训2000多人。五是靠分红,在安置区内将配套建设的商铺由城投公司统一规划经营收入并按人折股量化分红给搬迁户。

  环江工业园区内的桂合丝业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欧远志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公司有400多名工人,其中搬入县城的贫困移民有60人左右,人均月工资2000多元。

  大化瑶族自治县也采取多种渠道解决进城移民“增收难”问题。一是依托民族新城农民工创业园和电子商务城建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电商物流业,为搬迁农户提供就业岗位。二是通过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农家乐旅游相结合发展旅游业,确保搬迁农户能够就业增收。三是结合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鼓励搬迁农户到示范区务工或参与特色种养,拓宽增收渠道。四是在集镇和干线公路边的安置区,以购买商铺、设立工艺品加工区、政府为搬迁户租地、成立合作社吸收搬迁户加入等多种方式保障移民搬迁后群众的就业和发展生产问题。

  田阳县扶贫办主任黄金等人认为,培植欠发达地区移民安置区的“造血”功能,最为关键的是“兴人”。广西非常重视对进城移民的培训,目前正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和就业用工单位四级信息网络,为移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确保每个移民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完善公共服务促进转型融入 

  韦玉红一家搬到城里后,感到生活有些单调,闲暇时间不知道如何打发。“小区有3户跟我们同村,大家平时来往最多。”她期待本村能再多搬来几户,这样生活会热闹些。也有移民说,城市生活圈看似大,但自己的圈子其实变得更小了。受访基层干部认为,进城后移民面临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如何融入城市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课题。应通过强化社区治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如何促进移民快速“转型”?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社区培训等活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三县采访时看到,移民安置小区内均配套建有篮球场、小广场、街心公园等场所。“通过举办民俗活动、美食活动、体育活动、广场舞等,增强移民群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黄金说,目前他们正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移民群众,帮助他们提高文明素质和公共卫生意识等。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出台了8个扶贫移民搬迁管理办法等后续保障机制类政策文件,并设计了生态补偿、教育扶智、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措施。

  有干部建议,在移民小区设立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服务,既可办理涉及移民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事项,也能为移民提供就业、产品销售等信息咨询服务。

  黄本和等人建议,应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在自我管理中增强认同感。移民安置社区既不同于农村,也有别于一般的城市社区。因移民生活习惯不同、素质参差不齐,移民小区的治安、卫生、公共设施管护一旦得不到保障,就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应建立健全符合移民社区特点的治理制度。

  黄金等人认为,培植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移民安置区的“造血”功能,需要“兴山”、“兴田”、“兴工”、“兴商”,但最为关键的是“兴人”。只有具备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移民承担风险和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能力。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