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扶贫项目建设 破解深度贫困难题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场仗究竟该如何打?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内,南宁市要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盯脱贫目标,注重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推易地扶贫搬迁,把扶贫项目、资金、措施、力量全部瞄准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精准发力破解深度贫困村难题,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全力破解深度贫困村难题
南宁市到2020年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是实现“两个确保”和“两不愁、三保障、两高于、一接近”。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完成这一总体目标,才能确保全市贫困人口与全国全区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而在实现总体目标过程中,深度贫困地区成为最大的掣肘因素。“贫困发生率高,经济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多种致贫因素和区域特征交织叠加,使得深度贫困地区成为南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有1个深度贫困县、1个深度贫困乡、56个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29207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3.35%,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直接关系到脱贫任务能否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承诺能否兑现。”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南宁市将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结合市场需求、技术支撑、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通过企村共建平台、粤桂扶贫协作等模式,全力破解深度贫困村难题,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未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企业与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企业帮扶工作优势,采取各种方式与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着力解决深度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带动贫困群众增加集体收入、脱贫致富。”市扶贫办负责人说。
因地制宜抓好产业发展
“巩固稳固脱贫最有效、最管用、最可持续的办法,归根到底还是产业。”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
只有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真正把贫困人口拉出来,才能拔掉穷根、开掘富源。
因此,在未来几年,南宁市将立足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香樟、桑蚕、晚熟柑橘三大扶贫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空中农贸市场”等新产业新业态。“今年,南宁市要力争实现贫困县有2—5个特色产业、贫困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市扶贫办负责人说,南宁市将根据各地的资源配置以及贫困户的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选择产业,盘活集体资源,增加集体积累,同时深化与北京中信国安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借力电商平台助推产业扶贫,进一步推动村民合作社、贫困户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问题。
此外,还要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利用粤桂扶贫协作等契机做好劳务服务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力争做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就业。
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对于南宁市的深度贫困地区来说,由于地处偏远,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其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很难跟上全市发展步伐。
“要解决这一全市突出的贫困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南宁市已经分年度、有计划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事实上,近年来,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已取得重要进展。据统计,全市2016年度计划建设的10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6.84亿元,搬迁入住12118人;2017年度计划建设的16个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8.53亿元,搬迁入住6240人。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南宁市还会对更多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
为此,南宁市将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建设,倒排工期,力争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建设能力水平;抓好搬迁对象精准核实,对各项目县区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作进一步明确;抓好整屯搬迁和拆旧复垦工作,及时将奖励资金兑现给搬迁户,切实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南宁市还要强化搬迁的后续扶持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搬迁人口后续产业、就业扶持,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达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