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邱炳基:战争中两次负伤 祖国强大很欣慰
邱炳基展示阅兵联合指挥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9月8日,96岁的邱炳基在建政路的家里翻出纪念章,反复摩挲。要是晴好天气,他会带上纪念章去跟牌友欣赏,一起分享9月3日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故事。邱炳基曾是一名中国远征军战士,在云南腾冲抗日战争中两次负伤。96年来,邱炳基第一次进京,“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祖国强大了”。
击毙日兵后才发现自己受伤
“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邱炳基坐在家里,把纪念章挂到胸前后,整整衣领,转身朝镜中的自己敬个礼。对70多年前,在云南腾冲参加抗日战争的那段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
1941年,邱炳基在广东入伍后随部队开赴昆明,暂编入楚雄36师,加入中国远征军骡马队,运输抗战物资粮食、弹药到缅甸前线。那一年,他才22岁。随后,邱炳基加入远征军53军130师389团机枪连,在腾冲开始攻打日军。
“有一天凌晨5时许,我跟战友甘炳丁(广东籍)和张楚南(湖南籍)一起去狙击日军,结果遭到日军丢掷手榴弹。”甘炳丁当场阵亡,邱炳基与张楚南被炸伤。邱炳基臀部受伤,只做简单治疗后继续随部队去芒市搜查战场。
1944年11月27日上午,邱炳基跟着班长在芒市的山林中清剿日军残余部队时,与一个日本兵周旋6公里,才找到一棵大树做掩护,“击毙日本兵后,我才发现左脚有个大伤口,痛得实在走不动了”。随后,邱炳基被担架队抬着送医。
由于臀部的伤口仍在发炎,邱炳基数次辗转后于1947年到南宁治疗,并留在了南宁生活。
上直播始终保持敬礼姿势
今年8月20日,邱炳基在儿子邱昆华的陪护下,应邀前往北京参加9月3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进京,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的纪念活动,“过于激动,到北京后被查出血压升高,医务人员被吓坏了”。
休整几天后,邱炳基的血压才恢复正常。其间,“找过很多人,都无法打听得出战友们的消息”。领到纪念服装后,邱炳基肃然起敬,因为上面印有“中国远征军”等字样,“感觉战友们又回到身边了”。
大阅兵当天,邱炳基凌晨4时就起床了。邱昆华说,父亲在家里从没起得这么早,“他说起来回忆演练步骤,怕到上场时给忘了”。上午7时吃过早餐后,邱炳基走出宾馆,经过安检后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
“演练时,老爸坐在第三辆车。他说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领导和外宾。”邱昆华说,由于阅兵前突然被调坐第六辆车,邱炳基有些不乐意。“他们解释说,他年纪最大,调换座位是要把他拍上直播,坐第六辆车不会影响视野。”
邱炳基怕错过镜头,坐在受检车中时,始终保持着敬礼的姿势……
希望有生之年能到腾冲看一看
在纪念活动现场,邱炳基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同时,回忆起自己的养父养母。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多,6个小孩中有3人都送给别人家养,“养父养母省吃俭用,把我送到私塾读书识字、养大成人”。
抗战胜利后,邱炳基曾多次前往广东等地,“都没有打探到养父养母的消息”。他把这些归咎于日本侵略军,“这一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我参加了反法西斯抗战,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战过程中,牺牲的战友太多太多了。几十年来,邱炳基一直惦记着他们,“我们当年付出的血汗并没有白流。他们肯定也和我一样,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感到自豪”。
提起自己的心愿,邱炳基说,“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到云南腾冲去看看自己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记者 潘国武/文 程勇可/图 实习生 樊虹)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