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藏族人们为何把牛粪贴在墙上?

13.05.2015  12:25

   实拍:藏族人们为何把牛粪贴在墙上?

   图/刘志强

  牛粪在藏语中称之为“久瓦”。“久瓦”在高原牧区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农牧民至今视其为最佳的燃料。“久瓦”除了作燃料外,在藏民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民族传统生活与“久瓦”息息相关。甚至有人认为“久瓦”里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风俗民惰;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内涵。这种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仔细品味,也不无道理。

  藏族人素有这样的说法:“阿妈唐久瓦拉坐卓门”意为子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粪脏。难怪藏族祖先们为牛粪取名“久瓦”,它与粪、尿无任何关系。后藏农区人们还在牛粪火灰里烤“帕廓”(手镯形面饼)。过去在西藏民间每当人们在田间路边看到光滑的“久瓦”时,总是怕不自禁的称道:“久瓦斯夏扎几嘟”,把“久瓦”比作黄菌菇,并当作宝贝一样立刻拣起来。在西藏,人们对牛粪燃烧后所发的烟味有一种特殊的感惰。因为它给人一种家的温馨。

  藏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久瓦”。“久瓦”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环境中有着特别的用途,任何贵重的东西都无法替代。在西藏无论城镇还是农牧区,人们举行婚礼、丧葬过年、乔迁、煨桑敬神、屋檐装饰、治疗某些疾病……“久瓦”都是不可缺少的必备物。

  藏族人举行婚礼时,在特定的场所中央要悬挂“司巴华”(彩箭),下面摆放一袋牛粪、一桶清水,上面各系一条洁白的长哈达,象征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红红火火,家业兴旺、多子多福。

  藏族大多死后天葬。依咒师、喇嘛或历算师算出的日子,将尸体送到指定的天葬台天葬。天葬一般在黎明举行。尸体送到天葬台后,司葬者首先点燃几袋牛粪,从中取点“门达”(未燃尽的牛粪火灰)煨桑供神。而秃鹫一见青烟,立即云集至此,聚集于附近山峦等处……。藏族丧事活动大多数是七天为期,七七四十九天结束。在此期间供亡者饮食,一般都在家门口悬挂“索达”即陶罐里放少许“门达”(未燃尽的牛粪火灰),“门达”上不停地撒少量糌粑并滴水,陶罐里昼夜冒青烟,表示为死者不间断地供饮食。

  藏族过年时牛粪同样不可少。在后藏,岁末最后一天,男子背着一大袋“久瓦”到离家很远的上坎陡岩边去烧焦大年初一早上敬供的羊头。当初一鸡叫三遍时,不少人家带着“切玛”、糟粑去取“佩喜”(四新):从别人家牛棚里取“牛粪新”,从水源处取“水新”等,要在取“四新”的四个地方撒些糌粑粉。取“四新”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给“四新”粘上酥油花,放在不同的地方。把“水新”放在正屋的护法神前面,当作供水;将“牛粪新”放进自家的牛棚里等。这种活动表示能招财引福,防止霜灾雹害。

  藏族乔迁时,新房里首先要安放“唐东杰布”(被人们神化的国王)塑像和一袋牛粪、一桶水,喻主人搬进新房后,吉祥安康、幸福美满、长命百岁。在藏医中有一种吸闻“咙嘟”(一种安神藏药)药味的疗法。其使用方法很简单,在牛粪火灰上撒少许“咙嘟”,病人吸闻浓郁药味青烟即可。这种疗法对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的病人疗效显著,起到镇定、安神之作用,而且立刻见效。

  在青海、西藏、四川等农牧区用牛粪(加工的牛粪砖)搭庭院围墙、牛羊圈的到处可见;一排排整齐而大小一致的“呆布”(牛粪饼)打在自家房院的墙壁上晒干,这不仅给房屋起着保护作用,冬季还可防寒。有的用牛粪作为房顶装饰。特别在后藏白朗、江孜等地屋檐装饰更考究,在“牛粪砖”上再加一层刻意加工的“搭嘎玛”(又圆又簿的大牛粪饼)。

  牛粪一般分为“久瓦色冈玛”(黄干牛粪,深秋时节最好的干牛粪。)“达几”(在墙上打贴的牛粪饼),“日几”或“亚儿”(山上拾的牛粪,一般指牦牛牛粪。)“唐几”(平地牛粪,一般指黄牛牛粪),“那几”(又黑又沉的牛粪,草质最差季节的牛粪,不易燃烧,是最差的牛粪),还有“棚几”(牛粪夹杂羊粪、杂草)……(文字:泽旺扎西)

  藏民族的祖先把经济、实惠的牛粪再生利用,不仅解决了燃料问题,给生活带来方便,更主要的是节省了不知多少棵树木,为保护藏区的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体现了藏民族对大自然博爱的精神。

   博主简介:

  刘志强,男,汉族,1983年7月出生于青海互助,原摔跤冠军、目前为编辑记者、作家,至今发表作品数百篇。散文作品发表在《文学报》、《读者》、《中国周刊》等报刊;通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在青海实现创业的梦想》获青海新闻奖二等奖,10余篇散文在全国文学比赛中获奖。第一本散文集《以心灵的方式记录》已正式出版发行,喜欢的亲们可联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