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手势男女有别 这些新春民俗还请提前“复习”
拜年手势男女有别,倒茶斟酒标准不同——
这些新春民俗 还请提前“复习”
记者 朱映伊
核心提示
猴年马月不仅是一个成语,而且还真有这么一段与年息息相关的时间;在上林,孩子们想拿到红包,还要被长辈“考试”……这些稀奇民俗,说不定今年你就会遇到哦。春节进入倒计时,记者日前特地拜访文化学者和礼仪老师,从他们那里挖到了不少好料,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新鲜热辣的民俗知识吧——
“猴年马月”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猴年,但你知道马月是几月吗?“猴年马月”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去年11月底,央视新闻就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根据节气历,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猴年马月”凑成对的周期也是12年。明年,即2016年6月5日(芒种)至7月3日(小暑前夕),就是传说中的“猴年马月”!有网友感慨道:“感觉很多等了很久的事,就要有结果了……”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告诉记者,之所以有“猴年马月”这种说法,是根据中国农历来的。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而每年农历正月到腊月对应的属相依次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因此每年都有一个月是马月。根据农历算法,猴年12年一个轮回,马月也是12个月一个轮回。谢寿球告诉记者,也就是说,无论是“猴年马月”或是“猴年猪月”,其周期都是12年。上一个“猴年马月”发生在2004年,下一个“猴年马月”是2016年6月5日(芒种)至7月3日(小暑前夕)的甲午月。再下一个“猴年马月”就要到2028年才能遇见了。
那么,为何大家会习惯说“猴年马月”而不是说“猴年猪月”呢?对于“猴年马月”的来历,记者还发现了其他一些说法。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猴年马月”应为“驴年马月”,指不可知的年月,不能实现。农历用代表地支的十二生肖纪年,其中没有驴年,遂也称“猴年马月”。不过,据澎湃新闻报道,也有专家认为,“猴年马月”的来历无从考据,这个词义多半源于方言的以讹传讹,是“何年嘛月”谐音的变体。
孩子的拜年礼仪有哪些?
说到孩子讨红包,过年里,大家总少不了走亲访友、家人聚会,虽然看似平常,但其中也蕴含很多传统礼俗。家长们可以趁着这一时机,给孩子们好好上一课,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
拜年手势,男女有别
“抱拳是拜年的一种礼节,而且男女有别,如果弄错了,反而变成了坏事!”礼仪培训师黄莹说,拜年的标准姿势是男子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概念上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只压手不抱拳。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左右弄反,那可是哀拳,是在报丧、求饶时才用的。
倒茶斟酒,标准不同
无论是出门访友还是在家待客,茶和酒总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斟得七八分满就好,太满有逐客的意思。”黄莹说,小辈应双手接过茶杯,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礼貌。
“在给长辈敬酒时,小辈的酒杯一定要低过长辈的。”黄莹告诉记者,如果在饭局上有长幼之别,应先向坐在主位上的长辈敬酒,然后再以主位为基准,顺时针依次敬酒。
上桌吃饭,长幼有序
聚会吃饭,如果有长幼之别,一道菜刚上来,应先转到主人、主宾,或长者、尊者面前,等其动筷之后,其他人再夹菜。“现在有些孩子等不及,长者还没动筷,他们就先夹菜了,这种行为非常没有礼貌,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就任由他们胡来,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这些规矩。”黄莹说。如果当天的饭桌上使用转盘,切记不要快速和不定向旋转转盘,不然别人在夹菜时夹空,会比较尴尬,而且这种做法本身就很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