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拾荒者成为垃圾分类"主力军" "竞争"很激烈

03.06.2015  14:51

一名拾荒者在城南垃圾填埋场捡垃圾。

拾荒者成为垃圾分类“主力军”

有人称赞他们为“变废为宝”做贡献,也有人担心他们影响城市安全和卫生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魏碧锋/文  邹财麟/图

中午的城南垃圾填埋场暑气弥漫,垃圾在高温中散发着恶臭,一辆辆清运车缓缓驶入,停在高耸的垃圾平台上,随后翻斗倾倒。这时,50岁的老陶和几十名云南老乡就会一拥而上,抢着捡垃圾。当多数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政府部门推进的垃圾分类进展不顺时,像老陶这样的拾荒者意外地成为南宁垃圾分类的“主力军”。他们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几乎不被人注意,但来自民间广西可再生资源协会的估算数据显示,南宁城区包含各县份,每年回收的废纸、塑料、旧金属等达100万吨,其中拾荒者的贡献占据相当比例。对于老陶这样的拾荒人群,有人赞扬他们的贡献,因为他们将大量的垃圾“变废为宝”;也有人忧虑他们的存在,担心他们影响城市的安全和卫生

    1      现象

        拾荒者之间“竞争”很激烈

家住南宁市桃源路的翟女士刚刚搬入新居不久。最近她发现,放在门口的垃圾袋经常会被人打开,散落的垃圾里,少了易拉罐、废纸等可回收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翟女士才知道,垃圾袋里的可回收废品都被一些老头老太以及前来回收废旧的人拿走了。因为垃圾存放处的“竞争”激烈,所以他们还看上了楼道里住户未来得及扔的垃圾。

和翟女士所在小区一样,南宁市很多住宅小区都存在或多或少类似的拾荒者,黄老太就是其中一名。记者看见她时,黄老太正在白沙大道锦绣江南小区捡拾垃圾,每天一大早,她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淘宝”。多年的从业经验让她几乎成了一名垃圾分类“达人”:易拉罐,啤酒瓶、塑料瓶、废纸箱的价格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易拉罐要踩扁,塑料瓶要冲洗,纸箱要拆开捆扎等,这些具体步骤她也很熟悉。

除了住宅小区,街道旁的垃圾桶也成了拾荒者们竞相争夺的场地。5月30日,记者在朝阳广场采访时看到,一名路人随手将矿泉水瓶扔进垃圾桶,约过半分钟,一名身背蛇皮袋的男子就前来把瓶子捡走了。一名就在旁边的老太太不乐意了,因为没有看见路人扔水瓶,她错过了近在咫尺的机会。当男子捡走水瓶后,老太太一直在后面追赶,口中不断嘟囔:“这边的垃圾桶是我的。”

南宁市拾荒者的数量究竟有多少?没人统计过。拾荒者中,最容易统计的是“兼职”的环卫工群体。据了解,目前南宁市的环卫工约有5000人,几乎所有工人都在进行着捡拾作业。5月31日下午,在南宁经开区凤江路一垃圾中转站,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卫工人正在卸垃圾,一边卸一边寻找可回收物品,塑料、废纸壳等都被他挑了出来。而在他的环卫车前面,还挂着满满一袋矿泉水瓶。这名工人介绍说,他们这个群体的工资不高,每个月拾些瓶瓶罐罐,卖个一两百元钱也能贴补家用。

中转站的垃圾装车后,就直接运到了城南垃圾填埋场。虽然经过各路拾荒者的“筛选”,但运到填埋场的垃圾还是能挑出不少可卖钱的东西。上文出现的老陶,就是从老乡口中听说了这个机会,从2004年开始,他就在垃圾场安营扎寨。老陶听不明白记者口中的垃圾分类,他只知道,夫妻俩在南宁捡拾垃圾能养活父母和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