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改革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4年我市医改工作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指导,突出改革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全市医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亮点纷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一是加快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2014年,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2.37万人,参保率达到98.58%,新农合参合农民512.2769万人,参合率为99.35%,基本实现人员全覆盖;出台《南宁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结算办法(试行)》,把握好医保基金支出的“总阀门”,积极引导定点医疗机构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印发《南宁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基本医疗保障报销后个人自付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的部分,保险公司将分段给予50%-80%的大病保险补偿,有效减轻了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修订《南宁市城乡医疗救助办法》,有效地解决城乡贫困群众就医和因病造成的困难,提高城乡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全市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100%,网上集中采购药品配送两天到位率95.35%。全市有1387个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占行政村卫生室98.78%;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市124个乡镇卫生院实行“托低不限高”的绩效工资制度,全部实行绩效考核机制,按月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季度或半年核发奖励性绩效工资。2014年,各县(区)、开发区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和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共3.9亿元,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稳步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4年底,自治区下达我市21个乡镇卫生院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主体建设的有16个。2013年结转2014年在建的乡镇卫生院保障性住房项目有26个,现进入装修阶段的项目有24个。2014年自治区下达我市新建24个卫生院594套保障房建设项目,这批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
三是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我市列入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医院共19家,覆盖县城人口444.70万人,共有床位6461张,卫生人员7444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了全覆盖。制定《南宁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南宁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各县开展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工作,对各类公立医院规模进行确定和控制。其中武鸣县积极探索医疗卫生资源集约化建设模式,建立了三个服务协作中心;19家县级公立医院实施“一取消两同步”,制定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财政补偿方案。实现门诊和出院病人次均费用增幅减缓,药占比下降,2014年各级财政补助经费达2954.41万元;积极探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应收尽收的情况下,采取“总额控制、月度预结、年终考核决算”的结算方法,建立与定点医疗机构沟通协商机制和合理适度的“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成立市级新农合管理中心,加强对新农合资金的市级统筹,确保新农合基金的有效使用和资金安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各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评价考核内容,县级公立医院采购的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均通过自治区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网上交易。目前,各县级公立医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所占比例均达到40%以上,有的达到60%,销售额所占比例均达到30%以上,医院收入的药占比逐步下降。
四是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社会办医。全市目前共有77家医院,其中社会办医26家,占全市医院总量的33.77%。2014年出台《南宁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将社会资本办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社会办医疗机构留下发展空间,重点抓好南宁埌东医院(总投资4.2亿元,床位数552张)、南宁凤岭医院(总投资14.5亿元,床位数796张)两个社会办医重大项目建设。目前这两个项目已完成核准、规划选址、环评批复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宁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