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淡化GDP指标已成趋势 更注重结构和公平

27.01.2015  13:23

  新华社发

  制图:鲁元珍

  淡化GDP指标,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已成为趋势。在上海“两会”召开之前,部分上海区县如浦东和静安,取消了2015年GDP增长目标,转而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多地下调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期。北京将GDP增速目标由去年报告中的7.5%主动下调至7%左右,河北从去年设计的8%下调至7%左右,浙江从8%左右下调至7.5%左右。调低增速的还包括西部地区,重庆从11%左右下调至10%左右,宁夏从10%左右下调至8%,新疆从11%下调至9%。从国家到各地,下调经济增速在意料之中,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新常态的“速度”特征,其中也透露出发展思维和政绩观的深刻转变。

   系统思维:更注重品质和效益

  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4%,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幅。

  尽管很多人表达了对增速的担心,但较之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速依然是最高水平。最近,德国《商报》刊发文章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幅降低,但依然不低,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估计只有2%左右,“对依然没有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的世界经济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如果说GDP是一个数量指标,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对数量奇迹的膜拜已经过时。面对“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的言论,中国人多了一份冷静和客观。人均水平的巨大差距仍在提醒我们:品质和效益远比总量重要。

  五年前,上海就已不再考核区县的GDP指标了。今年,GDP数字首次没有出现在上海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取而代之的表述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让地方官员为之骄傲的,已不再是GDP数字。

  细心的人注意到,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上海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社会治理和改革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比如,“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

  北京市在下调GDP增长率的同时,强调2015年要实现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4%和2.5%,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

  “环境、民生、收入增长,这些约束性指标更具体,传递了更科学的政绩导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今天,我们需要的不再是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奇迹,我们更强调经济质量的增长、民生福祉的改善。”

  在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看来,各地下调经济增速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是各地主动适应新常态的重要体现。这也意味着,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

   战略思维:更注重结构和公平

  减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亮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今年北京市政府7项重点工作中被置于首位。对于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北京今年将出台“疏解”清单;河北省在2015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与北京、天津合作做深、做实、做细,实施交通、产业和生态三个领域率先突破,创建协同创新共同体等;天津则强调借力引进北京部分产业和项目,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

  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宁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新疆则提出,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西藏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

  “从一味追求数量增长到更注重经济结构,更注重区域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是新常态下的新要求。”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说。此外,收入结构、就业结构也是调结构的重点。从评判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看: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基尼系数0.469,连续六年下降;从收入指标看,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涨幅为8%。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是新常态的“结构”特征。从各地两会透露的工作重点可见,更注重缩小收入差距,更注重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体现出放眼全局、注重长远的战略思维。

   辩证思维:不唯GDP并非不关心GDP

  GDP是一种预测性指标,并非约束性指标。“对GDP我们要客观辩证看待,既不能唯GDP,又不能不要GDP。”张卓元强调。

  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脚步。另一方面,只有保证合适的增速,才能防止就业出问题,这是经济工作的“底线”。

  从就业情况看,2014年中国创造了107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失业率为合理的5.1%,经济放缓的同时,实现了就业总量的较高增长。“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优化带来的岗位需求。”赵振华说,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

  “治理雾霾”“区域协调”“结构调整”……从各地经济发展关键词看,各地都从实际出发、辩证对待经济增速,有利于更好地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保持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有利于增长平稳、物价稳定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进入低速增长,而是仍然将经济增长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区间,要让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更加凸显,让经济增长的代价降到最低。保持合理增速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对持续改善13亿人的生活质量、对确保实现就业指标十分关键。”张立群指出,目前,中国还有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此外我国的城市中每年新增劳动力800万人左右,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确保劳动力的转移和新增就业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继续做大GDP“蛋糕”,在增加总量的同时提高GDP的质量、优化GDP结构、提高GDP的效益。(本报记者 冯蕾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