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多元需基于国家认同

20.01.2015  13:04

  袭击巴黎《沙尔利周刊》事件发生后,大家有很多讨论。人们究竟应该做什么来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在迄今为止的报道和评论里面,有很多提到少数族群及其文化如何融入主流社会的问题,同时还谈到包容多元文化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可能大家没有清楚意识到的是,“融入”和“包容”之间实际上是存在张力的:包容多样性到了相当的程度,融入就成为空话,而融入接近整体划一,多样性自然会有所减少。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不应排斥包容,但是终归需要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而不是让多样性去滋生离心力。

  在这方面,我们应当注意在处理族群关系上有经验也有教训的美国历史。美国多年来倡导文化多元论,包括尊重和保存少数族群的文化特色,以至于人们现在容易忘却,美国曾经和仍然在大力推动其来源非常多样的移民融合,夸耀自己是世界各地来美移民的“熔炉”,有能力把他们打造成美利坚民族的一员。今天在未名湖畔和国内的其他校园里,成群结队来学汉语的美国学生嘻嘻哈哈,肤色各异而融洽无间,让人仿佛看到一个联合国的代表团。这些青年的笑脸所映射的,显然是美国文化成功的一面。不久之前在底特律附近的弗格森,我们也看到了黑人与主流社会之间还是有很难协调的种种矛盾,而黑人是美国最主要的少数族群之一。对美国的族群关系以及美国主流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众多学者作过多样和深入的研究,不过有两部著作可以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文化多元论背后的真相,或许也有助于我们研究一个多族群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应该如何面对和妥善处理。

  1963年,格莱泽和莫伊尼汉的著作《熔炉之外》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出版,调查了纽约市的黑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等族群的情况。其结论是,这些移民即便在美国经历了几代人之后仍然保留了鲜明的族群特征,所谓的“熔炉”现象并没有出现。族群之融合,或者说美国化,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是向文化和社会优势最明显的特定族群靠拢,而长期以来这个引领主流社会的主导族群是来自不列颠、信奉基督新教的移民后代。格莱泽和莫伊尼汉观察到,具备新教背景的那部分德国移民以德语为母语,但是在宗教和社会经济地位上与上述主导族群很接近,他们很快忘却德语,融入主流。来自爱尔兰的许多移民虽然原先就说英语,但在宗教上信仰天主教,社会经济地位改善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曾经长期在美国被歧视,而相当多美国黑人地位低下和遭到歧视始终是一个难题。

  格莱泽和莫伊尼汉强调各族群之间的差异长期延续,但是并不否认他们都接受美国的生活方式和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1980年出版的《哈佛美国族群百科全书》由多位著名学者编写,其中有一些长篇章节是对这两位作者观点的反思和深化。譬如格里森在《美国认同和美国化》那一章里面就指出,作为统一的现代国家,美利坚民族由多个族群构成,各族群固然有种种文化差异,他们之间存在强大的凝聚力,有高度一致的民族认同。格里森的重要见解是,这一认同的基础不是种族和肤色,不是宗教和文化,也不是社会经济身份,这些在美国仍然是多样和多元的,没有被“熔炉”消融。他认为,美利坚民族之凝聚力出自美国人对主流生活方式的认同,即对美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如果文化多元论试图批评的不是种种歧视和不公平,而是把矛头指向民族国家认同,就会成为破坏性的因素,就会削弱美国立国的根本。

  美国在处理族群关系上有经验也有失败。对法国和对世界上其他多族群的国家来说,建立以共同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强有力民族国家认同恐怕也是加强国家凝聚力的必要步骤。唯有如此,倡导族群平等和宗教宽容的文化多元论才能成为积极的思想资源。文化多元论是一只纤巧的风筝,在团结的风和日丽天空中才能高飞,在纷争和冲突的疾风暴雨中一定坠落。

  (彭小瑜)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