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女友而未救母亲是否构成犯罪

26.02.2016  10:18

先救女友而未救母亲是否构成犯罪  

  单从保证人义务来看,对母亲不能见死不救  

  编者按 “女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这是爱情场上的千古考验,如果行为人先救女友而未救母亲是否构成犯罪?判断标准是法定义务还是其他?本期约请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女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这是爱情场上的千古考验。先救女友而未救母亲,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答案有多重可能。

  其一,如果对母亲没有救助义务,结论当然是不构成犯罪。

  其二,如果对母亲和女友都有救助义务,那么无论救谁,对另一个未获救者来说,行为人都将因为未履行救助义务,而满足了不作为杀人在构成要件层次上的特征,并因此被暂时推定为违法。只不过,在接下来的违法性层次的检验中,通过义务冲突的法理,来推翻之前暂时推定成立的违法,最后因不具有违法性而得出不构成犯罪的结论。

  其三,如果仅对母亲有救助义务,那么先救女友而未救母亲的行为,满足了不作为杀人的构成要件特征。接下来,在违法性层面,鉴于生命的等价性,抢救的利益(即女友的生命)并不大于损害的利益(即母亲的生命),不能成立阻却违法性的紧急避险,也找不到其他的出罪理由。既然违法性层面挡不住入罪的脚步,再往下就进入到责任层面的检验。此时,倒是可以考虑阻却责任的紧急避险,毕竟损害的利益同样也不大于抢救的利益。于是,在入罪检验的最后一关,也得出不构成犯罪的结论。

  由此可见,“女友与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藏有不少刑法理论上的知识点。而在逐层深入剖析之前,首先要推开的大门是,一个人对陷入险境的父母是否有救助义务?对父母见死不救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对此,刑法理论上尚无共识,即使持肯定态度的,具体答案的范围和理由也很不一致。

  先说否定的一方。有学者认为,子女对父母没有刑法上的救助义务。理由是不能把宪法、婚姻法等法律规定的义务等同于刑法上的义务。前者仅仅是一种赡养扶助义务,后者则是一种危难救助义务。但是,这种看法与其批评的对象一样,都陷入了同一种思维模式,即把刑法上作为义务的有无,寄托于其他法律的规定。这种被称作“形式的法律义务”的理论虽然起源较早,但是在近几十年的学术讨论中,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错误的观点。

  例如,消防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但公民并不会因为不报警而承担刑事责任。此类例子在法律体系中不胜枚举。不履行刑法上的作为义务,将由此得出犯罪的结论。如果仅由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就直接导出刑法上的义务,那就是把犯罪简单地等同于违法违规加上严重后果了。因为有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未必就有刑法义务;没有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未必就没有刑法义务。

  在抛弃形式的作为义务理论之后,学界开始对义务的来源寻找实质性根据,并由此产生了“保证人地位”的概念。一个人的作为义务从哪里来?它来自于这个人是否具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保证人地位。那么,子女对父母有保证人地位吗?

  多数观点对此持肯定态度,但是理由各异。例如,通过道德主义进路来证成。德国联邦法院肯定子女对父母的保证人地位,理由是“紧密生活共同体中的成员,彼此间有对身体和生命进行照顾的道德性义务,能够成为刑法上的义务”。又如,根据“信赖理论”,当父母子女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时,彼此相互信任,可以期待对方在必要时能保护自己免受危险。还有一种“支配理论”主张,子女对父母的保证人地位,是从一种家庭内部领域的控制性支配状况中产生出来的。

  在这里,笔者想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观点。与针对所有人均“不得杀人”的禁止规范不同,“必须救人”的命令规范仅针对一小部分人而言。依照通常观念,杀人与救人有明显区分,法理上也是如此。在作为犯的场合,行为人的作为是促进一个迈向侵害后果的因果流程。因为行为人没有侵害他人的自由,所以必须让其为这种作为承担责任。相反,在不作为犯的场合,被期待的作为是阻击或者中断一个迈向侵害后果的因果流程,将会带来维护和增进他人法益的后果。在没有损害而是增进他人福利的时候,行为人应当是自由的,拥有作为与否的自我决定权。

  简单地讲,积极的作为可导出责任,而消极的不作为意味着自由,但现在用刑罚权要求一个本无责任者缩减其自由去救人,依据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避免特定的损害结果出现,那么这个理由显然不够。否则,所有看到儿童落水而不救助的路人,岂非都要承担不作为杀人的责任?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只有一小部分人被要求必须救人,是由于这部分人不救助的后果,决不仅是没有避免特定的损害结果,而是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以至于社会无法承担。那么,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才值得动用刑罚手段予以惩罚呢?不妨来做一个人类社会不断缩减的思想实验。如果要为社会的重建保留希望,那么这个缩减的底线,是至少要有异性之间的繁衍生息,社会才会逐渐恢复元气,满血复活。但是按照趋利避害的本性,生殖不是人在本能上积极追求的目标,不过是追求性满足时的副产品。而作为万物的灵长,人类又能够通过各种避孕手段,跳出从性爱到生殖到抚育之间的连环。这些都说明,生育现象之所以存在,不是自然或本能的选择,而是具有保证社会存续的功能。而家庭成员相互救助的保证人义务,恰恰又是保障生育功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中的保证人具有保障生育、维系社会存续的基本作用,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最低保留的保证人类型。这就是家庭内部保证人义务的实质根据,也是值得动用刑罚督促的终极理由。

  或许有人说,即使基于生育的重要性而承认父母对子女的保证人义务,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也不再是一个承担生育和繁衍功能的家庭结构,凭什么说子女对父母应当承担危难救助义务呢?的确,相对于父母对幼年子女的救助义务而言,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救助义务,需要更详尽的论证,特别需要在中国社会的具体语境下展开。

  一方面,“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之前,父母的养老基本上依赖于子女。如果“防老”得不到保障,对个体来说,“养儿”的必要性和价值会受到重大冲击,就会催发出一个严重阻碍生育功能的反向激励。另一方面,与西方社会不同,当今的中国,即使子女已经成年,父母也没有退出子女的生活,与子女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家庭。相反,父母往往是以一种更加紧密的渗透方式,例如为子女带小孩等,仍然在成年子女的家庭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角色是一种从财力到人力的单向付出。

  因此,即使纯粹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中,成年子女对老年父母的救助义务或者说保护型保证人地位,是整个中国式家庭结构的一部分,同样是家庭的生育功能能够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条件。这种救助义务不应受到是否共同生活等特定事实的影响。例如,老年父母与成年子女各自独立生活,虽然不是生活共同体,但在父母陷入法益无助的危难状态时,子女必须履行救助义务。因此,在刑法上,子女对陷入险境的父母有救助的义务,对母亲见死不救的,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不作为)论处。

  再回到“女友与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的话题。在法律人群体内有人认为这样的话题是书斋里的想象,现实中很难发生,“谁近先救谁”“根本没时间选择”,这些批评在法律圈内外赢得了不少人的共鸣。但是,这种小概率的“想象话题”中蕴含的法理超越了具体现实的因素,也不受外包装形式的影响,而是在抽象层面独立而深刻地存在。(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无危难救助法定义务,不构成犯罪  

  对“女友和母亲同时落水先救谁”的诘问,有人认为应“先救母亲”。理由是子女对母亲有宪法、婚姻法等法律规定的赡养扶助义务,不履行该义务是违反法定义务的不作为,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而对女友只有道德上的义务。笔者认为,对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作这样的理解,实际上陷入了刑法认识上的误区。

  诚然,法定义务是刑法不作为犯的重要作为义务来源,而生命上的危难救助也确实为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为相关人员的法定义务。如,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合同法第301条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海商法第174条规定:“船长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和船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有义务尽力救助海上人命。”消防法第44条规定:“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在上述情形中,法律分别赋予了警察、承运人、船长、消防队等主体对相关人员生命上的危难救助义务。这些主体如果不履行这些义务,确实有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子女对父母是否负有生命上的危难救助义务?纵观我国相关立法,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主要存在于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其中,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19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综上,作为子女对父母法定义务的赡养扶助义务,只是子女对父母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即在生活中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帮助,并不包括生命上的危难救助义务。

  既然生命上的危难救助义务并不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就应该将警察法等规定的危难救助义务与婚姻法等规定的赡养扶助义务予以区分。笔者认为,二者存在以下三点不同:一是立法表述不同。前者表述为“应当立即救助”“应当尽力救助”“有义务尽力救助”以及“必须……救助遇险人员”。后者表述为“赡养扶助的义务”“赡养义务”。二是义务内容及其性质不同。前者是以脱离危险为主的人身救助,后者是以经济给付为主的生活帮扶。三是适用环境不同。前者适用于危难情形,后者适用于日常生活。由此可见,子女对父母生命上的危难救助义务只是伦理道义上的义务,并非法定义务,不履行该义务者不一定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犯罪。

  此外,从解释学上看,也不应认为子女对父母负有生命上的危难救助法定义务。有观点认为,刑法第261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根据这一规定,父母在经济、生活、精神上有困难时,子女负有赡养扶助义务,否则可能构成犯罪。那么,通过“举轻以明重”的方式便能推导出,在生命危难之时没有救助父母,也构成犯罪。这样的推理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根源在于忽略了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来源的明确性。为了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应当是明确的,其中“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公认的作为义务来源之一。此处的法律来源虽然不局限于刑法,但是其规定形式应当是明确的,而不应当是笼统的或者是推导出来的。刑法第261条只规定了“扶养义务”,并没有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的救助义务。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就应该严格适用法律的相关规定,否则虽名为当然解释,实际上却是类推解释,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不将生命上的危难救助规定为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是维系“温情”社会关系的理性选择。在法律上,生命具有等价性。在当今“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环境下,生命并不因身份关系而有高低价值之分。在生命陷入危难之时,对于并不负有法定特定救助义务者而言,救助其中一人的行为并不意味着需对另一人的死亡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在不能同时救出的紧急情况下,能先救出谁就救谁、方便先救谁就救谁、谁最危急就先救谁……如此等等之救助方案和做法,对于不能被救者固然令人痛心,甚至行为人也确因在救助中存在私欲而应受道德上的谴责或良心上的拷问,但并不能由此要求救助者承担不作为犯罪的法律责任。毕竟,法律上所要求和规定的义务是人们通常能够做到的最低义务,其与站在人性制高点上的道德义务分属“法治”与“德治”的两个范域,并由此带来功能、保障措施和法律效果上的差别。法定义务作为保障法律实施的基本措施,往往采取强制手段予以保障实施,并对违反者予以惩处。而对于超出法定义务范围的道德义务,其作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手段,往往采取诸如“见义勇为”的激励措施予以弘扬,对于违反者通常只是道德上的谴责或良心上的拷问。否则,就会因为功能和保障措施上的错位而势必带来温情社会关系的危机。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父母在自己的子女与他人的子女同时陷于危险境地时,先救出他人子女而未救出自己子女的,实践中从未认定为犯罪,反而是经常予以道德上的褒奖或补偿。

  综上,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只是赡养扶助义务,而并不负有生命上危难救助的法定义务。因此,行为人在其母亲和女友的生命陷入危难之际先救女友的行为,并不当然构成不作为犯罪。那些将生命等价上的“危难救助”视为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实际上是一个在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问题上想当然的刑法认识误区。

  (作者分别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