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法今年9月起实施 教育领域将迎“大洗牌”
民办教育的改革不仅与广大师生、家长息息相关,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格局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在去年11月7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以下简称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将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备受关注,它传递了什么信息?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昨日,广西民办教育协会2016年年会暨民办学校举办人培训会上,相关专家就新《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解读。
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过去几年广西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措施支持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如2012年起,自治区首次设立1000万元民办教育发展奖补资金,“十二五”期间民办教育奖补资金共计1.6亿元。另外,“十二五”期间,广西实现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零的突破,成功升格3所民办本科高校(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学院和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提升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
此外,广西民办教育在全区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及国际教育、技能培训中占有较大或主要份额,已成为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是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9月1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将正式实施。业界指出,除义务教育外的其他教育阶段允许营利性教育机构存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未来,学校将赢得资本青睐的机会。这一趋势有利于部分教育机构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但同时,这也将给部分教育机构带来巨大“诱惑”。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将迎来重新洗牌,不过,品质仍是未来竞争不变的核心。
热点关注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解读
民办学校为什么要实行分类管理?
答:本次新《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的核心是实施分类管理。实施分类管理,一是有利于破解民办教育发展瓶颈,使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法律层面得以澄清和解决。二是有利于按照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分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三是有利于拓展民办教育发展空间。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获得政府更多扶持,提高办学质量,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学校;营利性民办学校利用市场机制,创新教育产品,增加教育供给。
如何界定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
答: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学校存续期间举办者能否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终止时能否分配办学结余。对于现有的民办学校,修改决定规定学校终止时,出资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取得相应的补偿或者奖励。
如何理解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
答:现有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均为非营利性办学。义务教育体现国家意志,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国家强制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这种性质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不能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如果允许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将影响义务教育政府责任的落实,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