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命名乱象延续历史文脉 "埌东""琅东"或将定调
2015年1月1日起,我区将全面实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旨在整治命名乱象,延续历史文脉
“埌东”“琅东”或将定调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贾经纬
地名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的历史见证与记忆,是重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随着我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城乡面貌变化巨大,1980年第一次地名普查的资料已陈旧过时、不齐全。2015年1月1日,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下简称二普)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级各相关部门将摸清我区的地名家底,记录传承地名文化,整治各类命名乱象
1
追捧洋名等乱象普遍
不知何时起,“迪拜”、“维也纳”、“香榭丽舍”、“普罗旺斯”、“爱琴海”等名字的楼盘、酒店开始占据南宁市一些街角,有的甚至成为区域指向性建筑。有市民认为,这些名字虽然“高大上”了,但实际上挖条水沟就媲美莱茵湖畔,多少有些贻笑大方。
我国《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的地名,传承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城市建设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洋地名,自治区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杨再念解释,相关命名制度不完善,各部门间协调衔接不够,开发商向住建部门报建时就取了名字,而该名字,一般不会参照命名规则。同样,一些商业场所在工商部门办证时,工商部门只是在本系统内查看是否重名,而不会从专业角度考虑,这也导致“国际大酒店”无处不在。
“大”、“古”等地名乱象也普遍存在,比如广场并不广,商城只是小铺面,“皇家”、“帝王”一大堆等。此外,一些道路牌汉字下方采用“拼音+Road”的形式指示,按照规范,应全部使用拼音。
在杜绝地名乱象方面,柳州、钦州也做了积极探索,如柳州市部分地方采取了地名规划先行、命名更名核准、相关部门联动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地名命名不规范、地名保护不力的问题。
二普期间,我区将收集各类地名乱象,整治不符合要求的地名,净化地名文化环境。不过,我区给一些地名改名时,将会慎之又慎,尽量不涉及居民门牌户口变更等事宜,避免给群众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