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为贫困县趟一条新路 ——记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局长银联健

19.10.2018  23:34

银联建(中)参与图书下乡活动


本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有这样一位群众满意、同行满意、领导满意的“三满意”局长,他就是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局长银联健。

从2008年至今,银联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如今的罗城与10年前大不一样,它成为了广西的“文化名县”,并创下多个纪录:广西首个实现村级文化协管员全覆盖的县;成功创建广西首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多项管理经验在广西推广;建立了河池市首个非遗传习基地和非遗扶贫基地;县文化馆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县图书馆获评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

弱项破局,创新进取

2008年,既没有文化系统工作经验也没有底气的银联健来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和体育局(现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凭着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迅速投入工作。由于前几任局长更换频繁,当时的文体局人心不稳,很多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业务方向感到迷茫,服务效率低下。尤其在基层,文化站基本就是一个摆设,6个文化站没有活动阵地,站里人员经常被抽调,活动开展不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破局?“突破口在基层,重点是把队伍抓好、把根基扎牢。”抱着这样的思路,银联健首先从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改革下手。他挑选了3个文化站作为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提升全县文化站管理水平;采取“年初下任务,年中检查指导,年底考核评比”的方式,让全县文化站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同时落实各文化站的场馆用地和活动设备配备。到201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所有乡镇文化站基本实现了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设备,随之而来的人气让文化站重新焕发出活力。

2011年,惯于迎难而上的性格再一次让银联健接下了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的任务。而这次,他显得更加有底气:“罗城的文化站已经实现了良好的运作管理,希望通过创建再上一个台阶。”如果说前3年的改革只是银联健的“小试牛刀”,那么示范项目的创建则是他“大刀阔斧”的创新:由县文体局审核文化站站长任命;为行政村配备享受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活动经费需经乡镇政府和文体局共同审批;文化设备由文体局统一按需调配……这些尝试使乡镇文化站形成了一套建设标准和考核机制,增强了文化部门对其管控力,这些做法后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在全区大力宣扬和推广。

一子落而满盘活。在乡镇文化站机制改革的辐射影响下,罗城基层文化呈现出一派生机。全县建立基层业余文艺队158支、体育队116支,有各类文化志愿者500多名。银联健毫不讳言:“有场地、有人才、有资源、有经费,举办任何一场群众文化活动对我们而言都不算难事。”如今在罗城,提起这位“老局长”,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点赞,尤其在乡镇基层,文化干部和群众更是对他由衷地敬佩。

仫佬文化铺就强县之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不仅是国家贫困县,也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罗城的仫佬族人口超过20万,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银联健常说,罗城的文化不只是一个县的文化,还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担任局长10年间,银联健尤其重视民族文化和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成立专门的非遗办公室,建立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和非遗展示馆,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组织非遗培训,主持民族艺术创作,成立非遗传习基地,编撰出版相关民族文献……“如果我不做这些,很多东西可能就会慢慢消失。”他说。

在上任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县文化工作会议上,银联健就强调:“一个地方要有一个节庆作为载体,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2009年,罗城举办了第一届仫佬族依饭文化旅游节,此后,每三年一届。节庆期间,不仅还原了民俗巡游、仫佬族舞草龙等传统民俗,还举办美食大赛、歌舞演出、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充分推动了非遗、公共文化、文化产业、艺术创作的全面发展。

随着仫佬族文化品牌的不断发展,“千年仫佬,三尖罗城”的文化形象愈发深入人心。2017年,全县旅游消费达11.6亿元,较往年增长27.75%,极大地推动了罗城经济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正因为看到了文化对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县领导班子将“十大民族文化”工程列入县政府历年的工作重点,罗城坚定地走在了“文化强县”的道路上。

回顾过去10年的工作生涯,虽然成绩斐然,但银联健仅以“问心无愧”进行总结。他说,仫佬文化还待深挖,群众的文化需求依旧旺盛,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