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文化厅2014年度绩效情况报告
2014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服务大众,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工作目标任务
自治区绩效办给我厅下达的2014年绩效计划中,共设置业务指标40项三级指标、75项关键步骤,涉及艺术创作生产、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民办实事工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体制改革等九个方面,共牵涉10个责任处室。共性指标28项三级指标涉及5个责任处室。
截止11月30日最新统计,我厅业务指标1000分共40项三级指标75项关键步骤,已按时完成31项三级指标的55项关键步骤,完成了69.6%。未完成的项目均为未到时间节点;共性指标120分28项三级指标正在逐项梳理完善。我厅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的重点工作共21项,截止11月底,已经按照完成15项,其余5项12月底完成,“10月31日前督促、指导广西图书馆完成项目开工”1项已经获自治区政府领导签字同意延期。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做到“四个亲自”、“三个确保”
厅党组深刻认识绩效管理对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的重大意义,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区绩效办的工作要求,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情况,作出周密安排,扎实推进。文化厅绩效办领导小组组长黄宇厅长做到亲自部署绩效考评工作、亲自听取绩效办的工作汇报、亲自审定考评工作方案、亲自布置自查自评“四个亲自”,在厅党组会、厅务会上专题研究绩效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在业务范围内做到确保绩效考评工作始终保持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确保绩效考评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位“三个确保”。像“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公益事业单位免费开放”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处室责任上升为厅党组职责,7个厅领导明确分工,每人负责2个地级市的督促检查和联系。
(二)逐级落实责任,形成“人人关心” 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今年,我厅分管绩效考评工作的厅领导退休,具体负责绩效考评工作的厅办公室主任和联络员换岗,厅党组及时下发调整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成员通知,确定分管领导,确定统筹人员,确定专人负责,并专门成立绩效管理监督小组(监察室),具体负责绩效考评事项,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抓,其他成员协助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齐抓共管局面。在厅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处室按照自治区绩效办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步骤和时间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业务工作。我厅涉及绩效考评工作的责任处室10个,共有业务考核三级指标共40项和75个评分步骤,厅绩效考评办公室统筹协调,从任务分解、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落实、关键步骤和时间节点的把握进行全过程督促和把控,做到各项考评指标任务件件有人管、有人抓,不缺项、不漏项,整体、有效地推进绩效考评工作。
(三)注重过程管理,探索绩效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我厅绩效管理不但注重管理结果更注重管理过程,把监督检查贯彻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通过监督检查,探索实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一是常态督查。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相关部门工作完成情况。以机关作风建设督查为主,注重考查各部门和干部职工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意识和服务水平。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绩效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纠正问题和偏差,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强化绩效管理的日常性监督。二是跟踪问效。厅绩效办要求有关处室(单位)严格按照绩效考评有关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还加强对绩效考评指标完成情况跟踪督办。我厅坚持加强对绩效考评各项指标落实情况的跟踪和督促检查,由委厅绩效办负责做好跟踪督办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跟踪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醒和督促相关处室采取措施解决。三是重点督查。针对我厅绩效工作为民办实事的两个项目“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免费开放工作”,经厅党组研究决定,由黄宇厅长等厅领导亲自带队,七个厅领导分7组分别到14个市下到乡镇,重点督查建设进度较慢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点,核实免费开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直接推进绩效工作开展。
三、工作亮点
(一)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显著。整合财政、文化、体育、卫生等相关部门资源,投入建设资金3亿元,建成15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将公共服务覆盖至基层农村。项目实施5年来,以“小财政”办“大文化”的模式,在全区新建557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全区39%的行政村,形成一个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计生咨询、体育锻炼、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于一体的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促进我区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广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得到中央、文化部领导的充分肯定。5月4日,文化部蔡武部长到来宾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高度评价了广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果。5月30日,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把我区村级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交流推广。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面铺开。全区112个公共图书馆、1个美术馆、123个文化馆、11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5个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了文化设施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职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文化厅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科协、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等部门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明确中长期目标以及近期重点工作任务。9部门联合发文为我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政策指导和组织保障。
——文化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在自治区主要领导关心下,自治区级文化场馆建设顺利推进,广西音乐厅划归广西演艺集团管理,广西图书馆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完成“三通一平”。广西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南宁剧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新建和维修改造项目正在抓紧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取得新进展,13家博物馆进入布展阶段,5家博物馆完成建设和陈列设计,15家民办博物馆获批成立,百家博物馆项目实施5年来,我区已建成开放84家博物馆,全区博物馆达到112家。各设区市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防城港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市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打造桂风壮韵文艺精品,一批优秀作品荣获大奖活跃舞台。
桂剧《七步吟》继去年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后,今年又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京剧《独钓寒江雪》入选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参加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展示广西舞台艺术魅力。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为“桂港青年共筑中国梦”活动专场演出,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高度赞誉。
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用广西故事讲述“中国梦”,用广西元素打造艺术作品,创作排演了现代壮剧《第一书记》、动漫音乐剧《跟斗小子》等一批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优秀剧目。现代壮剧《第一书记》配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区巡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全区小戏曲艺小品及舞蹈电视比赛,160个广西文艺新秀新品集体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创作活动的优秀成果。成功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3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旗帜飞扬”纪念建军87周年音乐会、“金秋和韵”东盟文化论坛主题交响乐、“祝福祖国”庆祝建国65周年交响音乐会等一批主题鲜明的演出倍受赞誉。历经三年于12月3日成功创作首演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剧《花山》,向全世界彰显广西花山岩画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广西壮民族的时代风貌。
(三)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服务活动,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
进一步加强节假日文化服务,以剧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了全区公共文化场馆节假日文化活动常态化,实现了区市县乡节假日文化服务全覆盖。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全区组织策划一个月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桂风壮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春暖花开》音乐会、《刘三姐》公益演出,观众人数超过30万人次。全区各市县“市市有活动,县县有节目”,全区大小文化活动达270多场次,民族传统节庆已经成为展示全区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广西戏剧院、广西演艺集团、柳州演艺集团等一批改革文艺院团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南国之声”周末音乐会、“民族戏苑”周末剧场等一批驻场演出倍受欢迎,柳州市“鱼峰歌圩”、桂林市“百姓大舞台”、来宾市“天天演”等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品牌效应,影响日益扩大。“和谐文化在基层”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区各地蓬勃开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和形式,对外文化交流成果丰硕。
广西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积极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自治区改革开放大局,以扩大广西文化影响力为目标,争取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合作、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对港澳文化交流等对外合作项目落户广西,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现美丽广西、美丽中国”。
春节期间,广西艺术团分赴毛里塔尼亚、突尼斯、印度、泰国、不丹等国,圆满完成突尼斯建交50周年、中印友好交流年、欢乐春节等演出活动。成功举办“2014莫斯科•广西文化日”、“2014马耳他•广西文化日”和“2014悉尼•广西文化周”活动,充分展示广西丰厚文化和民族特色,开创“轻规模,深影响”的文化交流新方式。广西对非文化工作小组利用“部省合作”平台开创“漓江画派”走进非洲新渠道。
成功举办以“国际性艺术节的管理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进一步整合中国—东盟文化资源,拓展文化交流外延,深化交流主题内涵,为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桂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首次在香港举办大型文物展—《瓯骆汉风—广西古代陶制明器展》,得到香港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五)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兴安灵渠、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文物局、自治区领导的高度关注,被列入201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和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的重大项目(事项)。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听取广西申遗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价值和前期基础工作。2014年,我区紧紧围绕文本编制、规划管理、环境整治、遗址保护、考古发掘、文化交流、学术研讨、宣传展示,着力推进各项申遗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家文物局评审的9个省区11个申报项目中,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脱颖而出,被确定为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成果,合浦汉墓群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名单,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至66处。圆满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摸底排查和文物认定工作,登记收藏文物97.4095万件(套)。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光祖、京族哈节传承人罗周文荣获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实施广西传统稀有剧种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展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六)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按照“以大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4年增长20%以上。
完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在全国省级文化部门率先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公室工作规程》,进一步优化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培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评选命名4家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2家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使我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03家。31个项目列入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6个项目获得2014年度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810万元。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公司入选“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西“桂绣”文化产业基地入选2013—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广西文化产业城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北片区核心项目南宁万达茂项目、中国—东盟实景创意乐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南片区深化方案通过评审。
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壮大。开展广西首届原创动漫作品评选工作,打造动漫艺术精品,评定了19部作品为广西首届原创动漫作品。参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二届动漫奖,原创漫画《踮脚张望》、广西艺术学院分获“最佳漫画作品奖”和“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奖”,实现我区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动画公益剧《可可小爱》登陆央视12个影视频道,是唯一入选国家七部委“讲文明 树新风”展播活动的动漫作品。
(七)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九部委《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增强转制院团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协调落实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优惠政策,指导改制院团制定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能体现演艺企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推进监事会制度建设,向改制院团派驻监事。推进政企分开,成立自治区文化厅与所属企业脱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行政制度审批改革,开展文化(文物)行政审批事项“接、放、管”工作,制定贴近广西实际的行政审批清理调整方案,对自治区本级的32项文化(文物)行政审批事项,拟取消6项、保留26项。
四、预期成效
我厅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绩效管理研究,深入把握绩效管理的规律,着力解决绩效管理困难和难题,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科学化水平,力争在时间节点内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绩效管理工作做得更科学、更精细、更扎实,为推动全区文化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文化厅绩效办公室
201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