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带来沂蒙老区新生活

09.02.2016  20:57

  新华社济南2月9日专电(记者 张志龙)记者春节期间回到沂蒙老区山东省临沂市,发现不少村建设了大小不一的文化广场,这些广场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许多村民说,如今生活变好了,有了文化广场,茶余饭后有地去了,“甭提有多恣”。

  这不,大年初一晚上6点多,郯城县庙山镇立朝社区64岁的陈志秀听到广场上的音乐就坐不住了,急匆匆吃了十几个牛肉萝卜馅的水饺,穿起黑点红袄、紧身棉裤,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

  立朝社区有不少村民跑大车运输和外出打工,比较富裕,村里修了养老院,建了科普馆,连入户的水泥路都修好了。这其中,村民最满意的要属广场了,建在社区门口的广场占地有近1000平方米,用了好几年了。

  当天跳的是个新曲子《正月十五闹花灯》。虽是头回学,但陈志秀很快在社区文艺骨干的带领下跳得有板有眼了,步伐逐渐跟上明快节奏,动作整齐划一。“广场舞天天跳,都是相通的,一学就会。”一旁遛弯的邻居说,跳了2年舞,陈志秀看着面色红润,精神多了。

  立朝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维峰说,这些年,老百姓逐渐奔小康了,但精神生活还有欠缺,在城里唾手可得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在许多农村可望而不可即。“群众休闲娱乐最大的问题是器械和场所,有了文化广场,为村民沟通交流散心提供了一个桥梁,大大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杨维峰说,因为人气旺,村务公开栏、乡村文明四德榜等也建在了这里,让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接受教育。

  据了解,面对老百姓文化阵地建设需求,郯城县616个建制村已经落实了文化广场的选址,已建成使用村(社区)文化广场235处,350处广场在开工建设中。郯城县提出,要在2016年年底前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扶持。

  在郯城县港上镇、李庄镇、马头镇等一些地方,虽然大小有所不同,形态也各有特点,但文化广场大都成了村里一道靓丽风景。李庄镇株柏社区一组的文化广场春节前刚刚竣工,这个1700多平方米的广场建在了原来村委大院所在地,铺上了地板砖,搭建了小舞台。社区干部说,健身器材还没来得及上,每天就已经吸引不少人来了,光跳广场舞的就有好几拨。

  郯城县县委书记刘纪民介绍,百姓欢迎的文化广场已经成为郯城县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郯城县正在通过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广场健身舞等惠民工程,实现村村都有一处文化广场、有一套体育健身器材、有一套移动音响设备、有一支广场舞队伍、有一套广播接收播放设备、有一名文化带头人。

  临近晚上8点,广场舞队伍跳完最后一支曲子。陈志秀喘着粗气对记者说,你来的时间不对,过了三月暖和了,我们都去西边沂河岸上的大广场,好几万平方米呢,动辄上百人!

【 编辑:李香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