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文化(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十三五”时期——将推动三江侗寨等申遗

13.01.2017  18:35

■当代生活报记者 朱映伊

本报讯 作为聚居着壮、汉、苗、瑶等12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区,未来广西文化保护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昨日,全区文化(文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区文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十三五”时期,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三江侗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区已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化文物保护单位66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56处。除了2016年花山岩画申遗成功,甑皮岩遗址成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合浦汉墓群、明清海防遗址列入国家大遗址名录,构建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趋完善。

周末一家人去博物馆看展、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已经成为不少南宁市民的日常生活,全区共有112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年均接待观众达到1800万人次。逛博物馆的人多了,展览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贝侬—壮族文化展》在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评选中荣获金品奖。

十三五”时期是广西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到了2020年,广西有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将基本实现向公众开放,博物馆体系将基本完善,文博创意产品会更加丰富。

对于左江花山岩画,将继续实施病害防治和展示工程,整治周边环境,发展旅游事业。并且继续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三江侗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

此外还将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实施并完成区博物馆的改扩建项目,推进广西自然博物馆新建或改扩建。力争到2020年,每个县至少有一座或一座以上博物馆、纪念馆或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