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文化飘着泥土芬芳的三江农民画

08.12.2014  12:08
【核心提示】 三江农民画,又称“侗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活跃在大山里的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用一双灵巧的手,用神奇的想象、独特而绚烂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侗族的生活习俗、劳动场面、民俗节日……


  杨共国挥毫描绘侗乡风貌。


  三江农民画,又称“侗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活跃在大山里的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用一双灵巧的手,用神奇的想象、独特而绚烂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侗族的生活习俗、劳动场面、民俗节日……

  大山深处的农民画家

  初冬时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独峒村却是火热一片。今年5月,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爆出一个轰动新闻:三江“侗画”将晋京在中国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眼下,独峒村的农民画家,正以巨大的热情,酝酿着晋京作品。

  11月15日,在独峒村的三江侗画艺术博物馆,记者见到了侗族农民画传承人杨共国。正在伏案创作的杨共国见到我们到来,搓着布满老茧的双手,腼腆而憨厚地笑着。即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的视线也一直停留在即将完工的画面上。

  50多岁的杨共国不善言谈,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个地道的农民,只是用心画好自己的画。”回想往事——还在上小学的杨共国,特别喜欢画画。由于家境贫寒,小学没毕业就被迫辍学。尽管如此,他仍难以舍弃对画画的痴迷。忙完农活,他都会顺手捡起一根小树枝当画笔,在田间地头专注地挥洒着他心中的憧憬与梦想。

  上世纪80年代,县群众艺术馆的美术辅导老师刘克清来到独峒乡开办农民画培训班,杨共国第一个报名。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煤油灯下将纸铺在简陋木箱上练画。

  在杨共国影响下,独峒村的农民绘画热情高涨,越来越多农民加入培训班,他们当中有夫妻、父子,也有祖孙几代一起参加,独峒村迅速崛起一支百余人的农民画家队伍。他们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画笔,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知。

  一对男女玩毽子、两只公鸡在斗戏、林子里面唱情歌、楼上楼下酒醉人、风雨桥上观斗牛、打谷场上芦笙舞……在三江侗画艺术博物馆的二层楼里,丰富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一幅幅作品透露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天真浪漫的童心,让人感觉到一副副生动鲜活的场景扑面而来。

  “有些画尚显稚嫩,但却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显示出雅朴、清纯的民间趣味,给人带来淳厚而清新的艺术享受。”县委宣传部干事杨清利也是侗族画家出身,他如此评价三江农民画。

  源远流长的“侗彩绘

  三江农民画前身称“侗彩绘”,侗族人又称之为“彩壁画”或“古彩画”。“侗彩绘”在唐代时就已打下基础,清代“侗彩绘”已闻名中国,清代文学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里,对“苗绵侗绣”备加赞赏。

  建于清朝的独峒乡华练风雨桥在冬日的余晖下气势雄浑,桥廊两壁的彩壁画精美细腻,色彩鲜艳,有龙凤花草、日月星辰,有侗族民间传说、民风习俗,绘制精美,风格独特。宣传部的小龚告诉记者,原来的彩壁画在上世纪60年时被毁坏,现在这些是后来补上的。

  “上世纪80年代是侗画发展的巅峰。”已退休的群众艺术馆老馆长刘克清回忆那火热的年代两眼就发光,很是激动地说:“民族 文化 的东西,就要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刘克清深深意识到三江农民画一定要突出三江的侗族特色。1983年夏天,他在良口乡办了一期全县农民画骨干学习班,把传统与现代完美地融合起来,成功将三江侗画带上一个新台阶。

  “1987年我们又在该乡举办了农民画培训班,报名就达60多人,人数爆满,不得不借用独峒小学的两间教室上课。”刘克清说,独峒乡农民画培训班壮大了三江现代民间绘画创作力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三江农民画发展的鼎盛时期:1990年9月,独峒乡有40余幅作品晋京参加第11届亚运会艺术展出;1994年“三江农民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金山农民画院以该院最高价收藏了杨共国《送新娘》等两幅优秀作品;1996年6幅农民画入选“全国农民画优秀作品展”,同年国家 文化 部将2000多幅三江现代民间绘画作为礼品赠给各国大使收藏。

  农民画家队伍迅速壮大,涌现出吴玉纯、杨共国、吴怀中、吴述更等50多位颇有实力的农民画家。画画使他们月收入达到三四千元,有的农民画家靠卖画盖上了新楼房。三江农民画成为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几年,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上农民不懂营销之道,农民画产业化一时跟不上去。”看到不少农民画家放弃画笔转行另谋生计,人才严重流失,刘克清惋惜不已。

  产业化成为生存新模式

  “让产品能走向市场,让文化变成价值。”侗族画家杨丹认为“农民画可以转移、嫁接到日用品、工艺品、纺织品、包装品等,创造更多的衍生品,才有资格谈农民画的未来产业化。”作为三江农民画晋京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之一的杨丹,近来忙得不可开交。

  如何使农民画从艺术价值到市场价值都得到体现,从单纯的农民画演进到产生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杨凡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他认为,搭建了对外交流、展示、营销一体化销售模式,确保农民画艺术在产品与市场、投资与回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达到 社会 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农民画才能持久走下去。

  2010年,杨丹在县文体局领导下,成立了农民画文化公司,接着又建立了农民画传承基地和农民画研究基地,形成“公司+基地+作者”的经营模式。

  “我们尝试了各种材料,并用侗布代替纸张。颜色可用侗族染料,或用侗乡的土壤、矿物、植物自制颜色等。”杨丹带领农民画家不仅在材料上创新,在内容上更深层次挖掘侗族民间艺术,力求在品种、形式、色彩、造型等方面都得到提升。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杨丹告诉记者:三江应全方位加大农民画的研究、史料整理,尤其是深层次的宣传推介包装。宣传包装到位了,才能准确在市场反映出其应有的价值,才能在全国市场站稳脚跟。他说,县委、县政府很重视三江农民画,将其作为全县文化品牌来宣传和推介,并将三江农民画引入中小学课堂,形成“民间美术从娃娃抓起”的教学模式。

  “三江农民画将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教师、中小学生、机关干部为辅的强大队伍,使农民画真正成为农民文化的致富之路。”望着刚筛选出来的晋京入围作品,杨丹充满信心。(张天韵 龚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