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文旅融合让广西走向更诗意的远方

23.01.2019  16:41

夜幕下的漓江灯火阑珊,18岁的阳朔女孩唐海凤正在幕后热身。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她将饰演最吸引人的角色“月牙”,在一弯明月上翩翩起舞。即便是冬日旅游淡季,唐海凤每天仍有两到三场的演出任务。

以刘三姐的传说为故事主线,以漓江水域和喀斯特山峰为舞台,《印象·刘三姐》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的人文历史巧妙结合,造就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15年来成功演出近7000场,接待国内外观众1800万人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印象·刘三姐》不仅是实景演出的典范,更是广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广西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元化深入开发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唱响了广西文旅发展新歌。

沧桑古迹显活力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中心,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背靠“南天一柱”独秀峰,王城气势凛然,自然山水风光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谓“景中城,城中景”。经过600多年的风雨洗礼,古城墙依然巍巍屹立,云阶玉陛上雕刻的祥云图清晰可辨,彰显着恢宏典雅的气度。

进入靖江王城,游客的体验便和历史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独秀峰山体上,共有200余块历朝历代积累下来的摩崖石刻,包括“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游客可用朱砂和宣纸拓印一张石刻拓片,体验神秘的“王府秘拓”,还可在贡院旧址参与一场“乡试”,感受古时书生赶考的情形。“沉浸式的游览体验,在玩乐休闲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深受游客欢迎。”桂林市旅发委工作人员蒋萍介绍。

壮美广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众多古迹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发祥于宋朝天宝年间的贺州市黄姚古镇,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古镇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一条主街延伸出八道蜿蜒小巷,300多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在湖光山色间次第排列,向游客展示着原生态的水乡古貌。

黄姚古镇除了门楼、古戏台、古街、古井、民居、宗祠、庙宇等有形建筑遗产外,其传统壮锦、古法酿酒、山歌、民乐等非遗项目也声名远播。借着旅游东风,古镇传统的三月三、鱼龙节、取水节等节庆活动全面复苏,成为游客与居民共同欢度的佳节。豆腐酿、豆豉、酱菜等传统食品,更令游客流连忘返。

对历史文化的良性开发,不仅加强了对传统民俗的保护,更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让历史在发展中传承,文化在延续中创新。”黄姚镇镇长彭达长说。

多元文化展韵味

千百年来,广西一直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互相影响,造就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梧州市中国骑楼城内,22条长街上矗立着560座融合中西建筑之美的骑楼。砖雕堆砌的清水墙、古朴凝重的牌坊与挺拔秀美的罗马柱、繁复精致的穹雕融合在一起,中西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存,形成了一道别样的艺术景观。

梧州素称“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连绵成片的骑楼内,最繁华时曾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在骑楼城里,最令人神往的是在柱廊下避一避雨,听一听粤曲,品一品六堡茶,体会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风韵。”梧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志创说。走进骑楼城,游客可参观梧州海关旧址、大东酒家、粤东会馆等历史建筑,品尝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梧州开放包容的情怀一直延续到今日。

交流开放、兼收并蓄是梧州的历史文化特色,也是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立足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特色,梧州大力发展岭南风情粤桂侨乡旅游,与广州、佛山、深圳等市开展战略合作,互相宣传推介旅游,每年互送游客近千万人次。如今漫步骑楼城内,满眼尽是南腔北调的游人,不同肤色的游人接踵擦肩,徜徉在历史的悠长韵味中。

特色民俗醉游人

蜿蜒的盘山公路云雾缭绕,连绵成片的茶树在山峦上铺成翠绿锦绣,背着竹篓的瑶族姑娘唱着山歌采茶……进入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游客,总会被此情此景吸引。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瑶族自治县,金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大瑶山生态民俗旅游带,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也让瑶族文化走出大山。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尤以“壮族三月三”歌圩节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为盛。

多年来,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广西一直不遗余力。2014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壮族三月三”定为广西法定民族传统节日,当地民众放假两天。

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全区各级宣传、民族、文体、旅游等多部门统筹协调,组织引导各地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沟通交融。

5年来,每年都有千余场民族文化活动在14个设区市同步开展,参与人数达数千万人次,游客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内外。不同的民族、语言、服饰、习俗,以“壮族三月三”的名义融为一体,深层次、多角度展现了广西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一些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节俗、民间技艺绝活得以重生。

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广西将散落的历史文化瑰宝一一拾起,做足文化旅游从相加到相融的大文章。2018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6.8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收入7619亿元。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广西旅游既有诗意又有远方。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2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