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救援日记(图)

09.06.2017  23:37


  这是我第二次随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来到斯里兰卡救援。

  我们的救援行动不是某个单位或者社团的个体行为,而是国家实施的人道主义国际援助,代表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行动。

  为了记录救援过程,积累国际救援的经验,无论工作到多晚、身体有多么疲劳,我们的队员都坚持每天撰写工作小结,记录救援中发生的大事小事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6月8日,救援进入第6天。为了更高效的完成安置点建设计划,我们兵分两路开展行动,我分在卡卢斯特小组。

  中国政府援助的帐篷昨天已经运抵此地,当地政府根据前期灾情数据和居所申请情况制定 了分配方案。我们在行政中心找到镇长,了解今天在建的安置点具体位置。

  这个世界充满巧合,我居然遇见了去年第一次来斯里兰卡救灾认识的一位女镇长。

  简短的叙旧之后,我很快投入到当天紧张的工作中。

  每搭建一个临时安置点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获取当地的经纬度,记录地名、户主名、入住人数等基本信息,征询使用者的意见并参与设计搭建,向群众介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由于当地位于山区,受地形所限,缺乏大面积的空地建设安置点,而且土地所有权属上很多属于私有土地,要协调大面积的平整土地比较困难。此外,当地村民原本的居住点较为分散,并且倾向于在房屋原址搭建临时居住帐篷,所以,斯里兰卡的灾民安置点大都零星分散,与我们国内动辄几十上百顶帐篷的安置点不大一样。


  虽然分散搭建对我们来说劳动量会加大很多倍,但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也充分尊重受灾群众的意愿,按照当地的要求帮助他们建设临时安置点。

  大洪水退却后,很多家庭都把被浸泡的衣重新清洗和晾晒。

热带丛林中湿度大,气温高,每一次呼吸都像是被暖湿的毛巾捂住口鼻。

  搭建过程中的细节也很重要。比如必须要给帐篷的地钉盖上胶塞,因为当地群众习惯光脚,如果不盖上胶塞,金属很容易划伤脚。

  这个灾害对社区村民有哪些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导致怎样的需求?需求如何变化?我们援助的物资会带来哪些改变?需要通过灾情及需求评估去了解,这是我们赈济的专业。时间有限,只能见缝插针的做。但对于英语水平几乎为零的我来说,每到这个时候,就痛恨读书时代的我没有认真学英语。

  为提高效率,我们三个队员和中航公司派来协助的翻译小谭,在村子各处独立工作,分头教村民搭建。

  今天这个点搭建完成后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位胖胖的先生,耐心的等着,每当我们建成一个帐篷,他就往帐篷送一箱东西。

  过去三天里我们一半的时间淋雨,一半的时间暴晒,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一直淋雨。

  当地人对下雨似乎没什么概念,既不遮也不躲,只要工作还在继续,我们的队员也同样不遮不躲。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不是考虑健康问题的时候,而是体现国家形象的时候。

  今天一天没下一场雨,实在是热,水是唯一的缓解。


  救灾帐篷满足的是短期的居住需求,尽管如此,站在家园废墟上的村民仍满怀喜悦和期待。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救援队员工作的意义所在。 ■何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