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实践团探访"干栏文化"
18.07.2017 23:17
本文来源: 广西新闻网
茶江河上的瑶族风雨桥。 广西新闻网 通讯员 吴双伶摄
实践团全体成员走进恭城县红岩村。 广西新闻网 通讯员 吴双伶摄
广西新闻网 桂林7月18日讯(通讯员 吴双伶)日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桂林市恭城县,开展以“干栏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社会实践团先后在恭城县城以及莲花镇红岩村进行问卷发放,深入体验特色干栏式建筑文化。
“干栏式建筑”指的是用木桩架构出高于地面的底架,并在此之上修建房屋的建筑类型,而架空的空间也被充分利用,用来堆放杂物和饲养牲畜。这类建筑多适用于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是广西少数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旨在调研“干栏式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对干栏式建筑的保护措施,因此利用问卷调查与当地人交流成为了此行的主要任务。
在抵达恭城县城后不,大学生们便开始了问卷发放的工作。原本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分区域进行当街随机调查。可突然天降大雨,只好改变方案,挨门挨户进入店铺、学校等,进行问卷的发放。
而在红岩村也采取了同样的调查形式,但由于村里只有一百多户人家,且受访者多为老年人,给调查增添了一些困难。大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和村民拉家常中,帮助村民完成问券调查。虽然花费时间较多,却能保障问卷的质量。
在两天的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们讨论得最为热烈的是问卷发放过程中的沟通问题。实践团里大多数人不会当地方言,没办法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问卷调查工作一度受阻。实践团成员何梦婷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听懂了当地方言,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通过活动不仅学会了有效地发放问卷,获取调研数据,还加深了干栏文化的了解,很幸运能参加这次实践。
【 编辑:廖志荣 作者:吴双伶】本文来源: 广西新闻网
18.07.2017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