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成老板 《金融时报》独立性将打折?
近日,全球知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有了新东家: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新闻)出资约13亿美元,从英国培生集团手中买下这家拥有127年历史的报纸。
这一大手笔收购案引发广泛关注。一些人开始担心,在日经新闻掌控下,《金融时报》能否继续保持对日本企业和政府的客观报道。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通过记者俱乐部等制度干预媒体,压制日本媒体的批评声音,这种做法可能影响到《金融时报》今后的声誉。
【翻出陈年旧账】
在日经新闻宣布收购《金融时报》后,不少媒体立即翻出四年前的一桩旧案,指责日经新闻不过是日本企业的传声筒。
2011年10月,奥林巴斯前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伍德福德向《金融时报》爆料了这家公司的会计丑闻。奥林巴斯董事会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想方设法隐瞒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投资损失,这些亏损都以收购之名被核销。
这一重大丑闻引发各大媒体广泛关注和跟进报道,但日经新闻最初却置之不理,随后也是淡化处理。
伍德福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日本媒体“对于强大的势力持恭敬甚至虔诚的态度”。他说,如果《金融时报》当时为日经新闻所有,他可能不会对其爆料奥林巴斯公司的丑闻。
他说:“我很担心,被日经新闻收购所带来的潜意识影响会令其(《金融时报》)不再愿意刊登批评包括日经新闻在内的日本企业的文章。”
对于外界的指责,日经新闻社长冈田直敏辩称,在奥林巴斯事件的报道上,“我们可能晚了,但这并不意味我们隐瞒不报。《金融时报》根据自己的编辑原则报道,我们依据我们的原则报道。”
此外,《华尔街日报》认为,日本的媒体文化与西方存在差异,这可能会给日经新闻收购《金融时报》带来挑战。
一名身在伦敦的《金融时报》记者说:“对于日经新闻,显然存在担忧。他们在曝光奥林巴斯上没有做好。”
《金融时报》前编辑安德鲁·高尔斯认为,考虑到日经新闻在金融新闻领域方面的长期经验与传统,《金融时报》被其收购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日本新闻业与盎格鲁-撒克逊新闻业存在文化差异”,日本需要承认《金融时报》有着自己的方式。
路透社注意到,此前,一些日本企业的海外收购正是栽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知差异上。在金融危机期间,野村证券压价收购华尔街破产的雷曼兄弟公司的部分业务导致了关系紧张并引发不满,而且触及了底线。
雷曼银行家们对于日本的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表现得极不耐烦,而野村的资深工作人员则对雷曼员工薪酬表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