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坡地成为广西农田水利建设新战场

26.12.2014  16:15

滴水“换地” 规模“耕田”

——喜看旱坡地成为广西农田水利建设新战场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刘文光

        “村里有多少水田、多少旱地?”临近岁末,到马山县乔利乡乔利村采访,记者按常规先问一问基本村情,没想到村干部和村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原来,去年5月前,这个地处典型石山区的村民小组总共有102亩耕地,零零碎碎分为185块,最大的不过1.2亩,最小的仅0.2亩,既怕旱又怕涝,汛期是“水田”,秋冬是“旱地”,村里劳力大都外出打工,近半田地其实是“荒地”。

        现在,数百条田埂全部不见了,由新组建的合作社连片承租并成一大块,总面积反而比原来多了18亩,变成120亩。沿河修起防洪堤,地里建起水利网,种植火龙果套种指天椒。今年是头年,果刚种,只采椒,仅产值和利润就相当于原来两三倍。村民王帮珍开心地说,过去种玉米什么的,辛辛苦苦一年有五六百元纯收入就不错了;现在稳稳当当拿地租都超过这个数,加上三天两头打打日工,今年已经攒了四五千元啦。

        “望天地”变成“保收田”,像这样历史性大变化,来源于“一滴水”——以滴灌为代表的“高效节水灌溉”,6年来广西在旱坡地上大面积展开试点和示范。

      2009年以来,广西抓住水利部、财政部支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机遇,整合区内力量,探索不同模式,点面结合推广,建成糖料蔗高效节水灌区98.5万亩,还有一大批水果、茶叶、桑茧、蔬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高效节水灌片,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提升和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树立起中国南方高效节水灌溉新典范。

        “滴水”威力大  旱地变良田

        蔗糖开榨前夕,记者到广西最大产糖市崇左走了一圈。在宁明县天西华侨农场,看到甘蔗普遍有两个成年人高,又粗又壮,却东倒西歪,有的只好捆扎在一起相互支撑。农场技术人员介绍,这是今年两场强台风“威马逊”和“海鸥”留下的后遗症,尽管长相不好看,但亩产8吨以上没问题。

        大灾后仍取得比往年多几成甚至1倍的高产,秘密就在蔗根下——每一行甘蔗根部都布有一根细水管,水肥一体从小孔一滴滴冒出来。

        古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在6650多万亩耕地中,约有4000万亩是旱坡地,收多收少、有收无收全靠天,以前习惯叫“旱地”;有灌溉能够种植水稻的,习惯叫“水田”,约占2600多万亩。近年广西大规模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突破水利“最后一公里”灌溉瓶颈,使稻田真正成为“水田”——80%以上实现了有效灌溉。由此,广西在继续推进常规灌溉的同时,大力发展管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让水往高处走,使旱坡地变成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战场。

        在广西这样降雨量充足、地表水地下水都丰富的地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无必要,当初是有争议的。实施数年之后,区内外早已众口一词赞扬——无论在甘蔗、水果还是蔬菜上,只要搞了管灌、滴灌、喷灌,产量第一年普遍提高五成以上,增产效益大都可以收回设施投资;第二年起普遍比以往增产1倍左右,新增产出基本上就是净收益。

        广西水利厅厅长杨焱介绍,广西虽然雨水丰沛,但是时空分布不均匀,夏季降雨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在甘蔗、香蕉、柑桔、芒果和秋冬菜等十分需要补水的秋冬季,又往往少雨无雨,经常引发干旱灾害,形成“季节性缺水”;广西降雨量空间分布也不均匀,雨量少的左江旱片、右江旱片和红水河流域的桂中、桂西北旱片,其实都依江傍河,却有水用不上,形成“工程性缺水”。以这些旱片为主战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历史面貌。

        全国扶贫状元、田阳县尚兴村党支书莫文珍今年特别开心,他领办的芒果合作社连片2000亩山地果园,利用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资金,2012年第四季度动工,在果林中按一定间距铺设水管、设置龙头。去年入秋时工程完工,这片芒果赶上后期一次关键性用水,株产和亩产都比原来增加六成以上。今年控梢、壮花、保花、壮果4大关键环节都用上了水,单果更大,外观更好,肉质更香,卖价更高,芒果普遍增产1倍以上。据介绍,像这样搞管灌,每亩一次性投入1500元左右,而果农一年即可增收2000元以上。

        莫文珍原本生活在大石山区,20多年前他第一个走出石多土少的故乡,来到现在这个到处是沃土的地方,在当地人不愿耕种的山上开荒,陆续把全村人都带了出来。现在,装备了水管的果山很值钱,不时有当地“原住民”愿意拿山下水田换山上果园。移民们说,水上了山,就是拿十亩水田换五亩果山,也舍不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