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改水 大丰收

12.08.2015  17:56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中南村一大片金灿灿的稻田里,种植户韦晓清正在收割稻谷,他租的20亩地获得了大丰收。今年中南村的稻谷颗粒饱满,村民们你追我赶,收割完稻谷又忙起了插秧。这一切得益于宾阳县国土资源局实施的“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工程。

    增产增收,百姓点赞
    2014年10月,宾阳县经南宁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了4个“旱改水”项目,总实施面积2037亩,市财政综合资金投资946.9万元,拟新增水田1996亩。中南村等3个村位列其中。
      中南村村主任韦家明介绍,没有实施“旱改水”工程前,村里的种田户每家都有好几百米长的水管,每逢旱情就得拉着水管从附近的江里抽水,由于“看天吃饭”,村民只能种植红薯、玉米、花生等作物,偶尔种植水稻亩产往往也只有600斤。
    “旱改水”工程实施后,修建了1170米的水渠,并配套建设了720米的水泥路,方便老百姓运输物资。水渠经过大部分村民的田地,如今只要转动闸门就可以完成灌溉。据悉,为了方便村民旱季取水,工程还特地改建了当地的一座提灌站,让抽水更加便捷高效。
    “旱的时候把渠打开放进来,涝的时候把水排出去,操作很轻松。”韦家明感触地说:“今年旱涝时水渠发挥了大作用,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200多斤。

中南村村民抢抓时节收割稻谷     步步为营,啃下“硬骨头
      宾阳县4个“旱改水”项目实施的区域,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被认定为旱地,“旱改水”难度很高。为啃下这块“硬骨头”,2014年5月,宾阳县成立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及占补平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兼任,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旱改水”任务指标分配到各镇。
    宾阳县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迅速组织人员,对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5公顷以上未利用地现场勘查,发现条件较好可建设的新增耕地约848公顷,其中水田41.5公顷,旱地807.39公顷。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去年6月,该县国土资源部门加班加点排查摸底条件较好的旱地地块,以及本县范围内农业科研、开发企业和农民等已自发实施“旱改水”的情况,共完成71幅及1500多个图版的核查工作,发现条件较好的“旱改水”图斑地块约4500亩。
    宾阳县还积极与广西国土测绘院对接,利用45天完成立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审有关招标手续,协调审计部门尽快出具审控价等,为项目依法依规完成了招标工作。最终,全县4个项目均在去年11月开工,避开了秋收和今年春天雨季,为项目顺利完工铺平了道路。

    严把质量,打造惠民工程
      “我们不仅要保证工程进度,还要严把工程质量。”宾阳县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主任黄求祥说。该中心抽调技术骨干作为项目业主代表,加强对项目的日常监管,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着力把项目打造成为群众放心的惠民工程。
    目前,宾阳县实施的4个“旱改水”项目已通过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验收,经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实际新增水田面积1711亩,耕地质量等别为6~7等,耕地质量明显提高,按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旱改水”任务。
    7月上旬,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有关负责人率调研组到宾阳县实地调研“旱改水”项目实施情况,高度肯定了项目成效。
    “我们力争2015年~2016年再实施3000亩以上‘旱改水’项目。”谈到下一步工作计划,宾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吴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