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西洋楼成为北京首个公众考古场所
13.06.2015 20:32
本文来源: 广西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于立霄)遗址发掘不再神秘,民众可在现场目睹考古全过程。圆明园内的西洋楼遗址作为北京第一处“公众考古”场所,6月13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推广“公众考古”。“公众考古”通俗解释就是考古大众化,以开放的形式,让民众了解什么是考古。
在西洋楼遗址考古现场,四周没有封闭围挡,仅设立简单隔离标志,民众可近距离目睹考古发掘全过程。考古专家先用小铲轻刮文物沉积泥土,寻找文物痕迹,再用刷子轻轻扫去泥土,文物轮廓逐渐变得清晰。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考古研究室主任张中华介绍说,此次对西洋楼的考古挖掘,主要是确定西洋楼遗址精准位置,了解文物遗址保存现状,计划在今年年底实施西洋楼海晏堂蓄水楼遗迹本体加固保护。
文物部门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分期逐步开展圆明园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摸清圆明园遗址的整体格局、山形水系和遗址布局,推进圆明园大宫门景区、九州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此次考古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在现场具备必要的文物保护及安全条件前提下,游客可以参观并从现场的说明中了解更多的考古知识。
据介绍,圆明园遗址启动“公众考古”在北京还是第一次,今后北京在积累并总结“公众考古”经验的前提下,对有条件的发掘现场将逐步尝试对公众开放。
据记者了解,为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北京已经启动了68处抗战类文物保护工程,包括宛平城、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房山蒲洼乡兵工厂旧址等,预计投入资金6800余万元人民币。(完)
本文来源: 广西新闻网
13.06.2015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