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15年1-7月规模工业经济形势简析

26.08.2015  11:50

今年以来,桂林工业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各种困难和压力相互交织,但在全市工业战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工业运行仍然总体平稳,主要行业保持增长,企业效益实现提升,稳中求进态势较好。但也应看到,在当前发展环境下,由于桂林市自身产业基础、产业结构、资源及区位禀赋等因素影响,近期桂林市工业运行还存在企业效益增幅低于生产增幅、部分优势行业生产下降、企业资金偏紧、企业盈利水平不高等问题,后期工业运行仍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1-7月规模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但增速有所回落

1-7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58.41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6%,完成工业增加值347.1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9%,和上半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增加值增幅和上半年持平。工业总产值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居全区第7位,工业增加值值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仍居全区第7位。虽然1-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相比上半年保持平稳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幅低4.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2.7个百分点,同时与年初预期目标也存在2.6个百分点的差距,要完成今年工业增长目标仍有较大压力。

(二)各种经济类型全面增长,超八成大类行业实现增长,全市规模工业增长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1-7月,从经济类型分组看各种经济类型全面增长,其中股份制经济同比增长8.2%,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3.8%,拉动全市6.6个百分点。特别是非公经济同比增长9.1%,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8.3%,拉动全市7个百分点;从企业类型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同比增长7.6%,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59.6%,拉动全市4.7个百分点。从轻工重工分组看,轻工业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和拉动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变化。1-7月轻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由去年同期10.2%提升到今年41.6%。1-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9个百分点,有3.3个百分点由轻工业拉动,拉动力相对去年同期(规模工业增长12.1个百分点,轻工业拉动只占1.2个百分点),提升了2.1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全市全市规模工业3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大类行业保持增长,超过大类行业总数的八成,同时主要行业生产增速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化态势。1—7月,全市规模工业主要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6.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3.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7%,这八大行业成为支撑工业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对1—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5.3%。与此相反一些传统优势行业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和去年相比大大降低。其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去年下降29.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下降了8.3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比去年下降19.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下降了5.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比去年下降15.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下降了6.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去年23.3%,下降到今年-5.3%,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由去年8%降到今年-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去年15.8%,降到今年-0.1%,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由去年11%到今年-0.1%。这些行业都是桂林市传统优势行业,其增速出现如此大幅度回落和下降应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

(三)企业效益保持提升,利润总额继续增加   

在当前运行环境整体趋紧背景下,工业企业通过挖潜增效、加强成本管理,全市工业经济效益仍保持了一定幅度增长。1-6月,桂林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68亿元同比增长9.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6.72亿元,增长3.9%。从主要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利润2.27亿元,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利润38.79亿元,同比减少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3.8亿元,增长8.1%。从主要行业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增长193.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8.6%,食品制造业增长38.2%,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8.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4.4%。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工业增加值与年初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在产值与用电增速奇异的情况下,对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极为不利。1-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增幅与年初预期目标差距较大,低于预期目标2.6个百分点。17个县区中有11个县区增加值增速低于预期目标增幅,其中,差距较大的县区是临桂、七星、象山、秀峰等,其增加值增幅分别低于预期目标增加值增速差8.4、5.5、8.4和7.9个百分点。从区局工业数据评估制度要求的角度讲,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11.5%其变动趋势不仅与产值增速差异大而且趋势相反,这对桂林市增加值增速的评估极为不利。

(二)企业盈利基础不牢,工业下行压力较大。保持适度的盈利增长,是企业维持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当前,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工业品价格走势低迷,产品价格持续下滑挤占了企业利润,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这对下阶段工业生产形成更大的下行压力。今年以来,企业利润增幅明显偏低,盈利空间受到挤压。1-6月,规模工业利润同比增长3.9%,增幅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低5.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同比和环比均呈下滑走势。1-6月全市规模工业利润增速,比全区平均水平低了7.9个百分点,比年初1-2月和一季度分别降低了4.4个和2.4个百分点,这与全区规模工业利润逐月增长的趋势明显不同。

(三)企业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从1-6月的全市工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结果看,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在74.5%左右波动,总体处于低水平运行空间,这意味着约有四分之一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其中,有色开采、铁合金冶炼、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医药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基本都在72%以下。

三、下一步建议

(一)瞄准关键领域发力,确保工业平稳增长。当前,工业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运行平稳,我们要客观认识压力与挑战,创新调控思路,精准发力,实施定向调控。这要求在下阶段的工业运行中,要瞄准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发力,确保全市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增长。在资金方面,对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型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拓展融资渠道,规范资金市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在行业结构调整方面,既要重点扶持今年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行业,为桂林市今年下半年工业增长做出贡献。

(二)增强部门帮扶力度深化企业服务,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当前,工业企业遇到的许多问题,仅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政府应主动作为,切实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政府要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重点结合企业在资金、需求、配套、环境、用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要更注重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执行力,全面推动和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企业服务工作多部门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