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不只在赛道上——引领马拉松健康发展的思考之二

23.06.2016  02:08

一场马拉松赛的服务,绝不仅体现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也不只发生在从鸣枪开跑到最终关门的6个多小时内

“服务”二字,对国内众多马拉松赛事主办者来说,毫无疑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赛事审批放开、地方政府和公司企业办赛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一项赛事服务质量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未来的命运。以服务水平为标尺,引领办赛能力的提升,应当成为对一项赛事能否生存发展下去的基本判断。

然而,如何打好服务这张牌,不少主办方还没有摸到门道。“本次赛事招募了若干名志愿者、动用了若干辆救护车”,很多赛事的相关服务,更多只是体现在一些“标准化”数据上,便于日后总结汇报,而非真正融入跑者的需求与感受之中。“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完赛后很疲劳,都是蹲着或者跪着为我们挂上了奖牌”,如此贴心的服务难以得到数据的支撑,却能够成为选手难忘的回忆。

国外不少马拉松赛事的服务体贴实用、细致入微,首先源于马拉松精神和文化的深入人心。而一场马拉松赛的服务,绝不仅体现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也不只发生在从鸣枪开跑到最终关门的6个多小时内。

大众马拉松在我国处于快速起步阶段,滚雪球式的人口增长为办赛带来了直接动力。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内马拉松文化、礼仪,乃至一些参赛、办赛的基本理念并未真正形成共识和氛围,这种发展“软环境”的营造,对马拉松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比仅追求赛事数量的增长更有价值。

将眼光放在更宽广的赛道之外,放在众多跑者的日常参与之中,为马拉松的社会化发展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与培育,这应当比单纯的赛事服务更有价值。主动培训,帮助跑友培养科学合理的参赛习惯,降低比赛中受伤或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是将预防风险的关口前移;在平时增加对马拉松精神和文化的传播,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这既是给具体办赛者的建议,更是对马拉松运动管理者的要求。如何规范、监管马拉松赛事的运营,如何推进诸多跑团的健康成长,都是以服务为宗旨、为马拉松运动“扎根”的务实之举。

马拉松赛事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安保、交通、医疗、公益等多个方面。地方政府在调配多部门资源的过程中,往往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也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的能力。每一场马拉松赛都想办出特色、办成品牌、传之久远。用发展的眼光看,相关的服务更不能局限在赛道上。虽然这些服务不会全部体现在纸面上、数据中,但对引领马拉松健康发展来说,却是培土固基的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