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溪下游河段已告别黑臭 将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
截污补水,朝阳溪下游告别黑臭
将借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结合“海绵城市”要求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
编者按
城市内河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风景线,更是血脉。目前,南宁市共有18条内河,除八尺江外,其余都属于劣V类水质,城市风景线成了城市“伤疤”。根据中央“水十条”以及南宁水污染防治相关条例要求,南宁要在2016年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20%以上,争取达到40%;到2017年年底前,南宁将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泊、坑塘等黑臭水体。今天是第24届世界水日。本报推出“关注南宁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专栏,与读者共同探讨和推进南宁市内河整治,以期还城市一汪碧泉。
整治后的朝阳溪水变清
“南宁城中有内河,河水清清见田螺;阿婆捞螺弓着背,好像一只大田螺。”这首流传在民间的童谣,不少老南宁可谓耳熟能详。在他们的印象中,蜿蜒的城市内河穿城而过,河流清澈见底,既能摸鱼捉虾又可戏水游泳,这其中,又以朝阳溪的印象最为深刻。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污废水的增多,曾经清澈见底的朝阳溪只存在于人们过去的记忆中,现在再提及,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已经是一条臭不可闻的“臭水沟”。
近年来,随着南宁城市水污染防治拉开大幕,朝阳溪、竹排江、心圩江、可利江等陆续开展了水污染防治行动。目前,朝阳溪流经中心城区污水直排口截污工作完成,下游河段水体已经开始呈现久违的绿色。接下来,朝阳溪的整治将如何进行?将呈现出什么效果?市民期许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
现场走访 朝阳溪下游水质开始变清
3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朝阳溪下游的关东街看到,这里水质整体洁净清澈;岸堤上,目之所及,大大小小10余个排污口要么已被封住,要么早已没有了污水排出。岸边,83岁的张孝唐老人与他的老友正坐在岸边简陋的小茶馆中悠闲地品着茶,享受着大好春光。“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清雅,最重要的是,现在朝阳溪水变干净了,没有了臭味,我们也更愿意来这里消遣了。”
张老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朝阳溪并不像现在这么宽,但溪流清澈见底,时常能看到不少鱼虾。一到夏天,小伙伴们便会跳入溪水中戏水游泳,抓鱼摸虾,直至傍晚家人呼喊方肯回家。“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口开始增多,生活废水加上工业废水直排,朝阳溪开始发黑,我们也不再亲近朝阳溪了。”张老说,他希望朝阳溪能尽快引入活水,让水体循环,同时他也期待朝阳溪最终能回归儿时记忆中的模样。
近年来,南宁市不断加大对朝阳溪的整治力度,尤其是2015年年底朝阳溪截污工作完成之后,下游溪水明显变清了许多,市民也开始“回归”,重新亲近朝阳溪。在南宁交易市场附近沿关东街、沿溪街一路往上,街道两岸均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水体也保持得颇为洁净。而原来市民诟病最多的臭味,现在就算是沿岸边台阶走下溪边,也闻不到异味。
而在上游,朝阳溪流经的万秀村一带已经修成了暗渠。经过改造后,石桥的下游这段臭气熏天的露天朝阳溪已经被覆盖,上面栽上绿树,建设成为城市休闲景观区,村民在小花园里休闲纳凉,悠闲自得。这样,原来令人头疼不已的城市臭水沟便不知不觉“消失”在了附近居民的视野里。
沿着地图指示再往上,朝阳溪在建成区北湖片区仍有细长的一段,而这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记者来到北湖小区附近找寻朝阳溪的踪影。“你说的是那条臭水沟吧,在北湖小区前面有一座桥,下面那条黑色溪流就是了。”记者向附近居民询问朝阳溪位置,居民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沿居民指示的方向步行10余分钟,记者果然找到了朝阳溪,这里的河水呈现出的仍是发黑的状态。58岁的李明军表示,市中心一带包括万秀村附近的朝阳溪都进行了整改,他希望上游北湖片区也能早日整改,让附近居民不再遭受“臭水沟”的困扰。
截污+补水 中心城区内水质明显改善
朝阳溪源自北湖园艺场,流域面积22.2平方公里,河道自北至南纵贯市区,约有四分之三溪段流经市区,部分支溪已成地下河沟。朝阳溪沿线一直是市内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排泄渠道之一,部分区域既排污又排洪,旱季时河水全是城市污水。
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15年环保部门对朝阳溪进行水质检测,水体仍然属于劣V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溶解氧等指标相比前年均有所上升,其中关键因素便是大量的污水直排朝阳溪造成。
2015年6月30日和7月1日,南宁市建委分别组织各城区、开发区、环保局、水邕办、勘测院、规划院等有关单位召开了南宁市市区生活污水直排口消灭工作有关问题协调会,并督促兴宁区、西乡塘区政府抓紧开展朝阳溪污水直排口截污建设工作。
据介绍,朝阳溪流进中心城区的下游兴宁区段从济南路91号至镇北桥,沿线共有13个污水直排口,兴宁区共筹措964万元资金对污水直排口进行改造,包括新建截流管、截流井、检查井、止水拍门等,并对朝阳溪沿线进行植树造绿。其中截流工作已于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每天可截流生活污水约6000立方米;朝阳溪流进西乡塘区部分则从镇北桥至邕江入河口,包括有9个较难整治的污水直排口,其中又数位于新阳路西平桥以及华强北镇北桥一带污水直排口污水流量大,水体黑臭,居民整改愿望尤为强烈。城区通过采取上游建设截流井,利用人工顶管将污水截入市政污水管的办法,同样也于去年年底完成截污整改。
除开展截污工作外,朝阳溪的补水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南宁市水邕建设办河道管理科科长全修道介绍,在邕江边上便建有朝阳溪补水泵站,每7天到10天补水一次,补水量约为6万立方米。根据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最新检测数据显示,2016年3月,朝阳溪水质评价为V类,相比2015年11月截污之前检测显示的劣V类,水质已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也由劣V类水质浓度好转至I类水质浓度,其余各项污染物仍保持较低浓度或有不同程度下降。目前,建成区下游约3.5公里流域内朝阳溪告别了过去黑臭的现象。
全流域治理 借鉴PPP模式推行“河长制”
据介绍,根据南宁水城建设以及“水十条”等相关要求,南宁将力争在2017年年底前实现建成区内河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沿岸无垃圾、无污水直排口,河水不黑不臭,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2018年年底前中心城区内河水生态基本修复,生态景观基本形成;2020年年底前实现全部内河河道水生态基本修复,水景观基本显现。
根据记者调查了解,朝阳溪建成区上游北湖园艺路至二十八中部分水环境仍处于重度黑臭级别。全修道介绍,上游流域部分政府部门目前已经在开展整治前期工作。下一步,朝阳溪整治项目将结合“海绵城市”要求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包括建设生态驳岸、人工湿地等一系列生态“海绵体”,注重通过生态修复来蓄水、净水等。
此外,记者从南宁市水邕建设办获悉,朝阳溪整治还将借鉴那考河模式,优先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即充分利用社会投资人的专业、技术和项目运营优势,不断提高内河整治成效;同时,积极探索内河信息化、长效化管理模式,建设好内河防汛信息指挥中心,建立防汛监测预警系统,确保内河畅通和安全度汛。此外,还将积极推行“河长制”建设,修编完善全市河道及堤防建设管理办法,将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度、河道日常管护水平项目逐一量化,推进河道有序管理。
朝阳溪综合整治历程
●1997年12月,朝阳溪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0年6月完成市十三中至大坑口段(下游)3公里的敞开式整治。
●1998年8月,朝阳溪二期工程开工,至2002年10月完成二十八中至十三中段(中游)约3公里的覆盖式治理。
●2013年,《南宁市截污治污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8条内河流域建成区范围内的截污工作,实现水清、无味,逐步恢复内河水体的生态功能。到2015年,南宁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及主干管网要全部建成连通,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水质全部达标排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安全处置率达80%以上。
●根据《南宁市水污染防治2016年度工作计划》,南宁要在2016年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20%以上,争取达到40%,到2017 年年底前,南宁将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内河、湖泊、坑塘等黑臭水体,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城市水环境实现较大改观。
他山之石
天津:海河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多年来一直位居“三河”之首。 通过理念和技术创新,创新形成了流域COD减排和北方“良好湖泊”综合治理新模式。通过5年实施,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之一北运河水质明显改善。
杭州:采取“五水共治”模式,在用传统方式进行岸上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疏浚的基础上,政府加大了水利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管网等的建设力度,逐渐补齐了基础设施的短板。杭州对41条黑臭河进行现场踏勘,分析水质黑臭原因,探查污染源头,制定“一河一方案”进行整治。截至2015年年底,杭州市区41条黑臭河道已经全部“摘帽”。
宁波:从2011年起,宁波通过制度设计与政策引领,在全国率先导入PPP模式,尝试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内河污染的整治养护。与此同时,政府引入独立第三方检测公司,在养护河道设置相应的监测点,定期采集水样向业主报告,若未达到标准,内河处即予以扣罚费用。通过治理,宁波内河开始出现质的变化,居民对内河河道污染实现了“零投诉”。
(记者 龙博/文 赖有光/图)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