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借款炒期货许诺高息 10人上当被骗近1900万元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梁侦 通讯员 蔡梦婕)只要借出钱就可以拿到5%至30%的高额利息,如此诱惑,让数名受害人主动掏出自己的积蓄。米某坐收千万元资金,用于炒期货等,谁知却遇到亏损,最终无力偿还巨额借款。12月9日,西乡塘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被告米某除了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外,还涉嫌一起指标房转让的合同诈骗案。
许诺高额利息,坐收千万元资金
根据公诉机关调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米某以从事园林工程、旅游项目、期货投资等商业经营活动为名,以月息5%至30%不等的高息作为诱饵,非法向吕某、潘某等十人吸收资金,用于支付高息和炒期货。除支付利息等名义返还被害人部分款项外,由于期货亏损,至案发时仍有1894万余元无法归还。其中损失最多的一名受害人借出650多万元。
这十名受害人除了米某的亲戚和熟人外,还有在学校家长群中结识的几名家长。吕女士在南宁做生意,她的孩子跟米某的孩子在同一个学校,她经常到米某家吃饭。米某跟她称自己有投资旅游公司的项目,投资有高息。2012年12月26日,吕女士借给了米某30万元,米某给其利息是一毛钱。很快得到承诺利息后,吕女士相信了米某的能力,前后借给她470多万元。
其间除了给利息,米某从未还过本金。可是因为之前的钱已经借出去了,吕女士担心不继续的话,钱就出不来。加上米某称自己有多项投资,吕女士也就不担心钱回不来。后来,利息上升到了3毛钱。
米某后来供述称,她当时觉得自己炒期货不会亏,于是承担其中风险,承诺受害人只要等着收利息。公诉机关认为,米某违反金融管理法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虚构房产指标,另涉合同诈骗案
此外,公诉机关还指控米某涉及一起合同诈骗案。2013年的一天,米某约吕女士到家里吃饭,其间提到丈夫单位有指标房转让,吕女士表示想要。同年4月17日、26日,双方签订了两份房产购房协议。按照米某的要求,吕女士转款13万元到潘某账号内,剩下的购房款从米某所欠她的借款和利息中扣除。
实际上,米某丈夫的指标房,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转让给了同事。协议书上也并非米某丈夫的签名,而是她到一家照相馆,让老板冒充其丈夫签名。米某后来辩解说,是因为她丈夫不想管这件事情,也不想张扬这件事情,所以不肯签名,她只好找人代签。
由于房子的事情一直无法兑现,在吕女士的催促下,米某同意退钱。不过,后来吕女士等人发现,米某根本无法退钱给他们。米某称,投资出了问题,自己的钱都被冻结了。今年1月11日,10名受害人带着米某到派出所报案。
吕女士事后查明,她的13万元汇给的潘某,是米某的一名债主。米某因为无钱偿还利息,将她支付的购房款用于支付潘某等人的利息。米某通过不断借钱,来支付之前借款人的高额利息,最终无力偿还巨额借款。
涉案1900余万元,嫌疑人当庭翻供
12月9日,该案在西乡塘区法院公开审理。公诉机关指控米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合同诈骗罪两项罪名。公诉人建议对合同诈骗罪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米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达1894万余元,建议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两罪并罚。
米某在庭上拒不认罪,并推翻了之前在公安机关的供述。她解释为是第一次到派出所,因为紧张所以做了之前的供述。米某称,虽然她丈夫有指标,但她卖的并非是丈夫的指标,而是从网上认识的一名女士那里买的指标,因此不是诈骗。对于公诉机关指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米某称有部分钱是她借别人的,一部分是他们自愿给她进行投资的,她认为都是当事人自愿的,不认为是非法。
米某辩护人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罪没有意见,对其中数额有异议。辩护人认为,米某借款的对象基本是在亲友范围内,和一般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一样,其主观恶性较小。辩护人提出,米某具有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自首情节,建议法庭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卖指标房一事,辩护人认为不是合同诈骗,只是经济纠纷。该案将择日宣判。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