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CBA裁判为何被称为“杀手”?
CBA球队里很多人管被裁判吹偏哨,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做“杀”,这场我们被杀了,下一场把他杀回来。裁判的角色像杀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根把自己庆祝“绝杀”的镜头存档,但金哨马立军认为无效。
佛山队的申诉已经在呈在篮协办公室的案头,这是佛山队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对裁判申诉。这些年来,各家俱乐部在对裁判误判的怒火在不断提升,球迷、媒体也都已经形成了对裁判的“潜共识”,一旦比赛出了什么问题,都会来一句:××的裁判。作为维持比赛运转的重要角色,裁判为何成为了CBA的敌人?为什么持续多年而篮协依然束手无策?
每一次面对这个问题,篮协总会提两个原因:1、裁判非职业裁判,管理困难;2、裁判水平不高,错漏难免。而这个回答在坊间已经成为笑谈,如果单纯因为水平问题,怎么会随着“某些主场”“某些队”这样的标签的有规律失常?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篮协依然无法杜绝俱乐部与裁判接触的现象。尽管再三令五申禁止,但俱乐部和裁判的“非公接触”依然大量存在。几乎每个球队都有“招呼”裁判的专业人士,很早就有友谊的,可能就是联络感情,有些则目的性更强“做工作”。
这一类事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像空气一样,你时刻知道它存在,却从未见过。唯有起风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它存在。而CBA对误判问题的“大风”每个赛季都有,而且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它的存在。
篮协禁止CBA俱乐部接触裁判,大多赛前赛后,但却没有注意到,非赛季时期的那些“友情来往”。
有一家俱乐部,在非赛季的夏天,会派代表邀请某位金哨一起去旅游。而这位金哨业内名声颇高,圈子里也有不少小兄弟。有好几次赛场相遇,竟然是这位金哨带着两位小兄弟执法,其结果可以想而知。
还有某位教练在比赛后,带着裁判在包间里一起吃火锅,离开时被大厅外的记者们撞了个正着。
这里真是一个很好玩的人情关系悖论:每个俱乐部都想和裁判做朋友,而一旦裁判做了另外一个俱乐部的朋友,他就是敌人。
这个敌我关系,经常转换。这一场还是朋友,下一场就不共戴天。笔者问过一个被公认为“裁判朋友很多”的俱乐部负责人,指责他们为了胜利不顾手段,破坏公平。结果这位先生苦笑:“你以为我们想这样啊?我们不和他们做朋友,我们就会被整。既然已经迈出那一步,那就干脆做到底。”
CBA球队里很多人管被裁判吹偏哨,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叫做“杀”,这场我们被杀了,下一场把他杀回来。裁判的角色像杀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现实CBA的传闻也有,你买了个杀手,但这个杀手却被对手买通,反过来杀你。这样的江湖化、丛林化的职业联赛,必然是多事之地。
治理裁判的根结,并不完全在裁判身上,还同样在俱乐部身上。你把法官买成了杀手,那你就同样要承受被杀的可能。恶性循环,不断反复,最后杀得这个联赛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