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老板”李荣光:“砸”上亿元搞生态旅游 誓让“石窝窝”变“金窝窝”
新华网南宁12月31日电(记者孙志平、向志强)多年创业的穷小子变成了“矿老板”,在不惑之年一头扎进山旮旯里的家乡,带领农民建起旅游合作社,投资上亿元保护生态、帮农民搬迁、建旅游设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古零镇弄拉屯,李荣光投身旅游扶贫的故事正在上演。
弄拉屯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高寒石山区,全屯几百名群众散居在由众多山头合围形成的10多个弄场间。全屯耕地90多亩,山林面积2613亩,素有“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之称,严酷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的村民生活贫穷。
作为当时全屯仅有的两名高中生之一,李荣光一毕业就被选为生产队长。李荣光带领群众大面积种植桃树、枇杷树、李树、苦丁茶等经济作物,并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生态重建,山上的植被得到进一步丰富,逐步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的立体生态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初,李荣光在“万元户”这一概念的激励下“下海”,从收废旧、跑运输做起,抓住当地大力推广水果种植和城市建设的机遇培育龙眼、扁桃树苗,赚得了“第一桶金”。此后又开始承包矿山、搞工程建设,事业逐步做大。
“父亲从小教育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个帮一个,这样才能做得大。”“先富起来”的李荣光一直没有忘记还住在山旮旯里的贫穷乡亲们。除了经常捐资修路、助学、扶贫外,李荣光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乡亲们找出一条长久的致富路来。
2008年,在李荣光的动员下,弄拉屯100多名村民成立了广西第一个旅游专业合作社,所有社员全部搬迁,统一建房居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量化入股参与开发经营合作社,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保护好生态是合作社确定的最重要的原则。为激发村民们的积极性,合作社规定,在旅游项目建成之前,每年付给村民10万元的封山补偿费。李荣光还花费上百万元购买了罗汉松、红豆杉、黄花梨等各种树苗,奖励群众种植,几年来弄拉新增了四五千株各类树木。
为帮群众乔迁新居,李荣光在镇上购买了地皮、盖房并装修好,每户只需交四五万元就可“拎包入住”四层半的楼房;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每个月可以得到两三千元的收入;项目建成运行之后,村民与李荣光按照六四分成;无偿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寿险……
记者近日在弄拉屯看到,屯口建起了一个约十米高的大门,右边山脚下的宾馆已经开始试营业,环绕弄场的石山上,柏树、椿树、榕树、竹子、枇杷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李荣光介绍,目前合作社已经陆续建设了普陀寺、石漠化展示馆等10多个景点,每逢节假日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仅2014年春节期间,到弄拉旅游的游客人数就超过20万人次。
旅游扶贫投资大、周期长,迄今为止李荣光已经投入了上亿元,后续建设仍在进行中。有人说李荣光“人傻钱多”,但他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符合中央精神。“只要路子对了,哪怕时间长一点不怕没有回报”,他说,“就算我亏了钱,至少能给群众建设一个更好的家园、带来更好的生活。”(完)
[责任编辑: 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