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锋:一朝南极行 一生风雪情

23.01.2015  12:33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底,广西南宁市气象局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李静锋出色完成国家布置的科考任务后,从南极平安回到了南宁。眼前的李静锋皮肤黝黑,开朗健谈。在他的讲述中,南极天空的湛蓝、冰雪的纯净仿佛近在咫尺,暴风雪的肆虐依然历历在目。 基层气象工作者参与南极科考   南极深藏着地球气候变迁的自然密码,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索者。对于一名基层气象工作者来说,能到南极发挥所长机会难得。而且,这是中国气象局第一次在广西选拔南极气象科考队员。   要前往南极,除了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应对恶劣天气,优秀的心理素质承担超常规昼夜不分的工作强度,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   从事气象观测工作超10年,李静锋不仅是一名大气探测高级工程师,更是局里的青年业务骨干,各项能力突出。获知报名信息后,他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   经过层层筛选,通过了在黑龙江亚布力南极考察集训的各项测试,当时36岁的李静锋最终入选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长城站的越冬队伍,也是当年中国气象局远赴南极3名越冬队员中的1名,承担起为期一年的科考任务。 报文代表国家形象   “国内下雪像逛街,南极下雪像打仗。”李静锋笑着形容南极天气,“那里的天气变化非常频繁,毫无征兆,常常几种天气现象交替来袭。”气象观测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依然是一个挑战。   每天4次定点观测,李静锋承担了其中的3次。而刚到长城站的几个月,他更是负责了全天的气象观测任务,一天只能分几次来睡觉。“要强迫自己睡,即使躺一下也好。”当时,他还赶上了“雪龙”号到长城站卸货,队员们轮流接力卸货也花了一个星期。   观测收集的各类气象数据,需输入电脑形成报文传给智利站,再由智利站汇总传到世界气象组织。“以前的地方站报文,会经过省、国家两级把关才传到世界气象组织,在南极,报文直接对口世界气象组织,而且必须在整点后的10分钟之内传出去,压力很大。”一年下来,李静锋发出的上千份报文准确无误,因为他知道,每一份报文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除了观测,仪器的修理、维护也由他负责。有一次,日照传感器出了问题,当时室外达到-10°C,李静锋赶往观测场进行修理。但手套太厚,不好操作,他立即脱下手套。“没几分钟手就动不了了,”他说,“只能戴上手套,暖和一点儿脱掉再修,来来回回两个多小时才修好。”每周三,他还得到室外更换温度和湿度自记纸。在暴风雪中行走已不易,换纸更加困难。“每次都有两个队友主动来帮忙,一个帮我把着百叶箱门,一个用身体挡着风。”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静锋完成了《南极长城站气候特征及其趋势》《南极半岛气温特征及趋势分析》两篇论文, 并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南极科考文章。 家人队友都是爱的动力   而对李静锋来说,在南极,远隔重洋思念家人才是最大的挑战。   刚开始,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觉得去南极很勇敢,很支持爸爸,后来得知要去一年,态度大转变,不乐意了。“每次通电话,儿子都在电话里说,爸爸你快回来吧!”李静锋的眼里满是愧疚,“回到南宁刚下飞机,儿子第一个冲过来抱住我。我突然发现他又长高了。”   “但是如果国家有需要,我会再次提出申请。”李静锋坚定地说。   有一帮来自天南海北的队友陪伴,这是他南极行最大的收获。“团队意识在那里极其重要。”他告诉笔者,在积雪上行走,根本不知道下面是什么。系在自己身上的救命绳索,另一头系在队友的身上。   “有一次我要给风传感器除冰,那时是极夜的晚上8点,天很黑。有队友说可不可以第二天再弄,我说这样会有十几个小时的数据失准了。”队友们一听,全都过来帮忙。李静锋爬上10米高的风杆,落脚地只有一根约50厘米长的钢筋。“当时风很大,风杆左右晃,队友们在下面给我用手电照明,不时提醒我注意安全,我很感动。”他笑道,感觉当时照在他身上的不是手电光,而是镁光灯的光。   现在的李静锋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都能把工作做好,回来更要努力。”(黄姿娜)
    (来源于《中国气象报》2015年1月23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