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西传统村落"揭牌 缸瓦窑村有望保住清代窑

09.08.2015  11:36

 

林宝霞(左一)在给缸瓦窑村村民介绍革命史。

   新闻跟进

   随着“广西传统村落”、“广西革命老区”揭牌

  缸瓦窑村有望保住“濒危”清代窑

   8月8日上午,南宁市良庆区缸瓦窑村举办广西传统村落暨广西革命老区揭牌仪式。该村以陶瓷生产、清代火龙窑,以及林景云故居而著称,自今年3月该村因地区开发被列入拆迁范围后,该村的清代火龙窑等文化古迹先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报曾于5月22日进行过相关报道。如今,该村隆重举办揭牌仪式,让村民们又看到了传承历史文化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缸瓦窑村村内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火龙窑目前仍旧保存完好,村委会称未来将力争建设文化村,让更多人知道火龙窑的历史和意义。此外,良庆镇曾在2011年时获得革命老区称号,昨天在该村的另一大革命旧址林景云故居也进行了揭牌仪式。

  对于今年88岁高龄的彭显民而言,8月8日无疑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天,缸瓦窑村举办了广西传统村落的揭牌仪式。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该村的第一任村长,彭显民一直关注着村里的动态和发展。伴随着传统文化村落的揭牌,该村这座独一无二窑身完整的清代火龙窑将得到相关部门的保护,这让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村里的文物、文化就像每一位村民的生命一样,必须要用心去爱护。”彭显民说,现在他还是有些忧虑,害怕地区开发建设以后还是会波及文物的保护。

  昨日,记者跟随缸瓦窑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刘开燕再次探访了村内的火龙窑。时隔3个月,这座清代火龙窑的样子并没有变化,在周围树木及附近高楼的映衬下,显得比较突兀。刘开燕介绍说,目前这座清代火龙窑是村里的最后一座火龙窑,由于缺乏文物保护的技术,村里人一直不敢对它进行清理,只能暂时这么放着。“现在缸瓦窑村获得了传统村落称号,我们将开始进行缸瓦窑村文化的规划制定工作。”刘开燕说,接下来,村委会将和居民进行协商,同时向上级打报告,申请相关资金以及技术人员,对火龙窑等相关文物进行有效保护。

  昨日,缸瓦窑村还在林景云故居进行了广西革命老区的揭牌仪式。“外公一生致力于革命,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林宝霞是林景云的外孙女,当天特地赶回缸瓦窑村参加揭牌仪式。林宝霞表示,接下来打算和村委会一起,开办一个革命展览厅和村史展馆,将外公的英勇事迹和缸瓦窑村的故事告诉更多人听。(记者 黄占玲 实习生 李声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