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马迎来而立之年
新华社杭州11月6日体育专电(记者夏亮)从应者寥寥,到一号难求,杭州马拉松在6日迎来了它的而立之年。
“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1987年10月11日,随着发令枪声响起,约640名运动员冲出了起跑线。不断向前的人流,两旁路人的欢呼呐喊,杭大路上的斑驳树影,成了我脑海深处无法抹去的一段记忆。”今年79岁的谭启晓回忆起30年前的那个下午,拿着珍藏30年、已经破了洞的比赛纪念衫,依旧心潮澎湃。
1987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以及浙江省与日本静冈县的友好省县关系,杭州于当年10月分别举办了第一届中日友好西湖马拉松赛和中日西湖桂花马拉松赛。当时已经49岁的谭启晓抱着加强锻炼、挑战自我的心态参加了比赛,不仅完成了个人首马,还以跑会友,认识了一位名叫安池康之的日本友人。
“当时看到他手持中日两面国旗,边跑边用汉语喊着‘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万岁’等口号。”谭启晓说,他便不假思索地也加入其中,两人一起喊着口号肩并肩跑了五六公里。从1987年到1996年,他们每年都会在杭州举办马拉松之际相聚,即使没有电话、信件,他们的友谊从未间断过。
陈生铧是中日西湖桂花马拉松赛的裁判长。“那时候设定路线,只有11公里和20公里两个组别,距离不长,但经典的西湖景观基本都在沿线了。”今年82岁的陈生铧看到如今转播团队借助“空中力量”考察路线,想起了30年前他们勘测路线及距离的方式,是推着一辆自行车逐点逐点地量。
“几个人分不同的路段,根据自行车轮胎的直径,再利用圆周率来测算距离。那时候哪里有电脑啊,编排工作全部手工,名字都是一个个手写的。别看一场比赛,但是前期准备工作要很细致的。”陈生铧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他这裁判长一干就是12年。
在此期间,杭州马拉松名字几经变迁。1988年,中日西湖桂花马拉松赛和中日友好西湖马拉松赛合二为一,统称为西湖桂花国际马拉松赛。1992年,第六届西湖桂花国际马拉松首次设立男子42.195公里的标准全马组别,开始向专业马拉松靠拢。1999年,赛事更名为浙江省暨杭州市国际马拉松,并于2002年首次设立女子全程马拉松。2006年,浙江省暨杭州市国际马拉松更名为杭州国际马拉松。
与此同时,为了能让更多老百姓参与,从2006年开始,比赛增设了迷你马拉松、小马拉松等。2007年,为吸引更多大众参赛者加入,推动全民健身发展,杭马新增了家庭跑和情侣跑,而这一举措,也使得杭马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有段时间我们也想通过马拉松挖掘浙江的中长跑运动员,但后来还是觉得娱乐性和大众性更加重要,不仅追求顶尖运动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把杭马做成一个快乐休闲的体育盛会。”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主任龙江说。
作为国内老牌马拉松赛事中较早走向市场化运营的比赛之一,2006年后,杭州国际马拉松迎来快速发展期。2008年,杭马参赛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2014年参赛人数突破3万人,而今年报名人数更是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万人,参赛名额可谓一号难求。
从起步到千人级,杭马用了15年。从千人级到万人级,杭马用了6年。而从万人级到超过2万人,杭马只用了2年时间。如今,杭马线路也不再局限于西湖沿线,而是将触角延伸到了壮阔的钱塘江边。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说,杭马赛道从西湖时代进入钱塘江时代,是杭马对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化的兼容并蓄,更是对杭州时代变迁的最佳诠释。
首届中日西湖桂花马拉松赛举办时,杭州人均GDP刚刚突破2000元人民币,比赛线路在设置时也故意避开破小的道路,体现出当时城市的不自信。2015年,杭州成为全国第10个GDP过万亿的城市,伴随杭马多年的“国际”二字则在2016年被去掉。“城区的拓展可以用脚步去丈量,而杭州的变化也可以用心去感受。”陈红英说。
杭马赛道,凝聚的是西子湖畔30年的岁月痕迹,浓缩的是杭州人30年的坚持不懈,见证的是这座城市30年的发展历程。79岁的谭启晓和82岁的陈生铧,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们再站上跑道了,但他们说,“还会像往年一样,在赛道旁为选手加油打气,为杭马加油!”
【 编辑:廖志荣 作者: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