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07.09.2015  17:31

  办好东博会是中央交给广西的重大任务。12年来,广西举全区之力,成功举办了一届又一届东博会,建立了集政治外交、经贸、人文于一体,与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的独特模式,服务了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作为国家级的重点展会,东博会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极大带动了广西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今年,党中央赋予广西新定位新要求后,广西将重点做好建设海陆联通枢纽、构建跨境产业链、促进商贸物流、打造要素配置中心、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打通三大通道 推进五网同建

  2014年10月28日,北部湾港开通首条直航东盟的“中国钦州港-韩国-印尼-泰国-越南”外贸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35条,与东盟地区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建立了海上运输往来。

  陆路方面,2014年以来,中越北仑河二桥开工建设、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靖西至龙邦出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规划中的经越南通往东盟国家的12个国际公路通道接点中,4个高速公路接点已建成2个、在建1个;8个普通公路接点全部建成高等级公路。

  如今,广西正在“打通三大通道、推进五网同建”。一条是联通海上东盟,由广西北部湾港口向南通往东盟各港口以及南太平洋、印度洋;一条是联通陆上东盟,从南宁经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一直到新加坡,也就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一条是以南宁为节点,向北通过贵阳联通成都、重庆再联通兰州、西安,也就是西部南北国际新通道。通过这三条通道,使海上东盟与陆上东盟相连,西北与西南相连,中亚与东南亚相连,海上丝路与路上丝路相连。同时,与东盟国家共建高速公路网、铁路网、海运网、航空网、通信网这五张网,将广西切实打造成为立体多维的海陆联通枢纽。

   做大跨境产业 力促商贸物流

  广西在国家商务部指导下完成了多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方案设计与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多个项目完成主体施工,马中关丹产业园钢铁项目一期正式动工,开创了“两国双园”新模式;由广西农垦集团在印尼承建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有10个项目建成运行,累计上缴印尼税收2000多万美元;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与越南方面合拟两国共同总体方案。

  广西将依托境内境外园区,大力承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服务中国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到东盟投资,构建与东盟的跨境产业链、跨境物流链、跨境金融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形成利益共享的区域价值链。

  广西围绕棕榈油、橡胶、有色金属、粮油等地区特色优势产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构建通达高效的跨国物流大动脉。

  构建“南菜北运”流通大通道,畅通东盟国家与中国北方的农产品物流,建设中国-东盟南北果蔬集散中心。加快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便利化,探索实施“两国一检”新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在沿边重点试验区中,东兴试验区实施境外自然人经营管理试点,试验区内共发展越南籍自然人经营户227户、从业人员426人。凭祥试验区申报建设加快,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开通中越公务车及客货运直通车;在国内率先开展红木交易等跨境电子商务。

  北部湾经济区口岸通关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也推动“三个一”合作、“六市一关”“单一窗口”建设,大大缩短了企业办理查验时间。全广西通关作业无纸化报关单比例达75.4%。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模式。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钦州保税港区二、三期通过验收,钦州保税港区目前已有150多家航运、物流等企业落户;凭祥综合保税区扩容提量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配置资源要素 密切人文交流

  广西位于“一带一路”衔接点,打造要素配置中心得先天之利;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富集广西,各种政策、机制落户广西,广西成为“一带一路”要素配置中心呼之欲出。

  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启动后,东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东盟货币服务平台,创造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特许业务试点地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跨境保险服务中心。东兴中越边民互市贸易交易结算中心每天的交易额在1200万元左右,全部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沿边金改极大地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仅一年多,就与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印尼5国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中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与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共建事宜。

  同时,广西也成为中国与东盟首选的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法律、旅游人才、非通用语种翻译培训基地等纷纷在广西落地。这些培训基地为中国与东盟合作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证。

  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全面推开。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相互间的投资合作,以及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成为中国与东盟、乃至与世界各地要素配置最具象的平台,为广西成为“一带一路”要素集聚和交易基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社会基础和民心基础。广西充分利用已经在南宁设立的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文化交流培训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渠道,在东博会框架下承办更多的人文交流活动,推动中国-东盟在教育、文化、旅游、妇女等人文领域的深入交流,构建中国-东盟人文领域的对话平台、现代信息交流平台、文化研究平台。

  此外,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在医疗、减贫等领域深入展开,包括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在凭祥市和东兴市设立两个疾病监测点,与越南定期交换疾病监测信息,共同举办霍乱等疾病培训班,开展艾滋病防治项目,建立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记者 姜木兰 本报实习生 蔡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