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农民书法家圆梦“兰亭”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唐正芳 本报通讯员 覃鸿全 梁泽义
在最近评审结束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桂平市书法家黄琼榜上有名,成为贵港市首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的书法家。
出身农村、当过兵、做过保安、打过工、摆过地摊,直到潜心书法创作和教学,四十多年人生风雨,三十多年临池不辍,黄琼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
一年6次入选“国展”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法大赛,堪称“国展”。2014年,黄琼的书法作品6次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各种书法展览,一石激起千重浪。
9月,小楷《姜夔续书谱》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
10月,小楷《孙过庭书谱》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组作品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
11月,小楷《欧阳修散文八千》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
11月,小楷《刘禹锡诗选》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11月,小楷《韩愈散文二则》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12月,《道德真经》被评为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入展作品。
入展中国书法最高殿堂,是不少书法家梦寐以求的事。为了创作出好作品,黄琼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酝酿,构思兰亭奖参展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书法作品讲究一挥而就,稍有瑕疵就会影响整体效果。书写即将结束时,他发现落款处“浔州”的“浔”字向右偏,影响了整体效果,很不满意,又从头另写。5000多字的《道德真经》用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创作完成。
此次入展,黄琼为贵港乃至广西争得了荣誉,并刷新了广西书法家年度入选“国展”次数的记录。
B
圆梦之路充满艰辛
今年42岁的黄琼,出生于桂平市金田镇农村,自幼爱好书法。从小学到高中,他多次参加学校举行的书法比赛,屡屡获得第一名。1990年,正在读高三的黄琼获得了全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高中毕业后,黄琼开始了军旅生涯,一手好字被连队领导发现,连队任命他做文书。他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深夜,几乎日书万字,高效、高质量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被政治部机关称为“神笔”。书写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积累了良好的文字基础和过硬的笔墨功夫,为日后书法创作和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4年,黄琼退伍,到西山风景区当保安。每天扫地、撞钟、巡查风景区的安全,工作枯燥而重复。黄琼感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辞工来到海南三亚,过着浪迹天涯、寻求艺术的艰苦生活:打工,摆地摊……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晚上,黄琼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之后,他回到桂平,开设硬笔书法培训班。第一次就招了60多人,很快打开了局面。
2009年春,黄琼带着梦想和希望闯荡南宁,打算在南宁办班,却屡遭挫折。他认识到,硬笔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必须向毛笔书法转变。
为了在笔法上寻求突破,黄琼找来古人关于用笔的一些理论著作阅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
勤奋苦学,进步惊人。2011年,黄琼创作的手卷《滕王阁序》和《长恨歌》分别以3万元和2.2万元成交,一时惊动业界。
2012年11月,他到清华大学艺术学院进修,教授认为他功底深厚,字却略显匠气、俗气。2014年春,黄琼重新谋划他的“国展”大计:通过深入研究古代名家小楷,大量观摩当前“国展”的优秀作品,理性客观地给自己的作品定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黄琼的作品频频入选全国书法展览,并梦圆兰亭。
C
用书法诠释国学经典
黄琼善于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认为“书取诸家,众为吾师,独树己风”,追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他的楷书作品秀气、灵动,让人感受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情绪,使人陶醉在书法的奇妙世界。
黄琼重视吸收国学经典的艺术精华。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他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黄琼说,书法和国学经典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用书法去诠释国学经典,是书法家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他阅读了大量的国学经典,并孜孜不倦地用书法抄写《道德真经》、《千字文》、《古文观止》等,进行书法创作。黄琼在自己办的书法培训班上,让学员从国学经典文化中去体验、去感悟,用经典的精华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国学经典书法犹如一道风景,唤起了学员创造的灵性,奏响了学员心中诗文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