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桂林米粉 万种思乡情怀 话剧《花桥荣记》南宁浓情展演

02.12.2016  03:04

剧中每一个人都有深深的思乡情结

话剧把桂林的美展现得如诗如画


11月28日晚,广西群众艺术馆建馆60周年文化惠民演出——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在南宁剧场展演。

话剧《花桥荣记》由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国家一级编剧张仁胜担任编剧,一级导演胡筱坪担任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秦文宝担任舞美和服装设计,广西群众艺术馆制作演出。

原作在文学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小说《花桥荣记》是白先勇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发表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的名篇,在海外及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白先勇取材于桂林记忆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据编剧张仁胜介绍,小说《花桥荣记》是围绕台北长春路上一家桂林米粉店展开的故事。老板娘的爷爷从前在桂林花桥开的”荣记米粉”在当地很有名气。上世纪40年代末,她到了台湾,为维持生计开了这家桂林老字号米粉店。常来光顾米粉店的大多是些小人物,其中卢先生、秦癫子、李半城都是老板娘的广西同乡。在台北的岁月里,来自桂林、容县、柳州的几个广西人物尽管命运多舛,却一直深情地回望充满乡愁的桂林花桥和花桥边的那碗桂林米粉。

一碗米粉串起的家乡情,是看过话剧《花桥荣记》的观众最强烈的感受。这部剧主要通过台北这家桂林米粉老字号的沉浮和人物坎坷的命运,通过他们对故乡一次次的回忆,着力表现了身在台北的这些广西人永藏心底的乡音、乡情、乡恋,用米粉串起了海峡隔不断的两岸文化血脉,让人看到身处台北的广西人的乡愁之源。

白先勇肯定小说改编为剧本

据导演胡筱坪披露,编剧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小说中关于老桂林的回忆扩展为完整的剧情。剧本创作完成后,担任此剧文学策划的广西师范大学白先勇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评论家黄伟林教授,特地把剧本寄给远在台湾的白先勇,征求他的意见。白先勇亲自阅读剧本后郑重地回复:“我同意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排演张仁胜先生改编的《花桥荣记》话剧。

白先生的回复给了《花桥荣记》剧组极大的鼓舞,广西群众艺术馆的青年演员终于在舞台上塑造出《花桥荣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黄玉萍饰演的春梦婆、何志龙饰演的卢先生及剧中众多角色,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掌声。

为了艺术地提炼话剧《花桥荣记》中的故乡意象,创作团队对桂林进行诗意的表达。花桥、漓江、桂戏、桂花、桂林风情等桂林文化符号,成为推动人物情感通向戏剧高潮强大的动力。创作团队还将桂剧引入剧中,成为推动人物情感爆发的戏中戏。

广西桂剧名家赵素萍、黄天良以桂剧《回窑》桥段,勾动了剧中人物的乡情,成功地让桂剧传统艺术成为剧中令人称赞的亮点。剧中最多出现的则是充满桂林历史风情的粉铺。舞美设计秦文宝甚至将桂林米粉的老作坊搬上舞台,观众不仅能看到传统米粉制作中磨浆的老大磨、老蒸锅、石臼木杵、老式榨粉机,还能看到米浆滤水、米粉蒸煮、米粉揉团等米粉制作传统工艺。桂林米粉的熬汤秘方、马肉腌制的独门绝技,也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一解密。

观众马阿姨感慨地说,这个戏从头到尾都讲桂林米粉,那首唱米粉的歌声一响起,眼泪就出来了。这首“米粉歌”,其实是桂籍作曲家小苹果为《花桥荣记》量身定做的主题歌《回家》。歌中唱道:“那双筷子还在老家筷筒,那碗米粉还在老家碗中;那扇老门还在梦里打开,那种味道还在老家等我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