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逍遥楼重建效果图曝光 预计年内建成开放(图)
逍遥楼重建效果图(秀峰区委宣传部提供)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记者张鲲)独秀峰下,漓江西岸,始建于唐代的逍遥楼,曾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人文地理坐标齐名,共同见证了大唐盛世的兴衰。尽管这座曾经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城楼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中,但有关它的记忆,并未在桂林城消失。
重建逍遥楼的多年期盼,如今正在成为现实。1月21日,市委主要领导召开会议,要求加快重建历史景观逍遥楼,打造桂林老城区新地标。
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逍遥楼重建地点已确定在离逍遥楼原址不远的解放桥西北角、滨水生态广场二层平台,目前重建工程已经动工,市民最快在今年便可登楼乐逍遥。
“逍遥”往事 曾与黄鹤楼齐名
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岭南道抚慰大使兼桂州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子城”,逍遥楼就位于子城东墙之上,东江门(今解放桥西头)与行春门(今东华路西口)之间。宋元明三代,逍遥楼在原址上历经多次重建,屹立漓江西岸城头千百年,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之中。
历史上的逍遥楼,是达官贵人与文人骚客来桂林的必到之所。护镇城池,畅览碧空,身处楼阁近可观漓江影倒横流,远可眺青峰此起彼伏,桂林老八景中的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
记者从资料中看到,从唐代宋之问,到宋代范成大、刘克庄、方孚若、李彦弼、李曾伯、张栻,再到元代伯笃鲁丁、吴伯寅,明代杨芳等都为逍遥楼书写过诗篇。
元代诗人、政治家伯笃鲁丁曾在《逍遥楼》中写道:“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睛山排翠阔,暮霭閟琳宫。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足以让人遐想出当年站在逍遥楼之上所见景色。
逍遥楼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愧于与黄鹤楼、岳阳楼等著名人文地理坐标齐名。
历史原因,有关逍遥楼本身的许多东西目前已无法准确考证,但学界有一种说法普遍认为,逍遥楼对桂林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之上,还具有桂林城市名片的历史价值意义。
北京广西企业商会文化专家林志捷(网名“散客月下”)多方查阅资料发现,唐之后,宋元明三代逍遥楼均有过多次重修。宋崇宁元年(1102年)重建时。因桂林位于湘江之南,是“居五岭之表,控两越之郊”的西南重镇,改名为“湘南楼”。现存“逍遥楼”碑阴的《湘南楼记》,记载了修楼经过。南宋末年修筑静江府城池,此楼再次重建,主持筑城工程的李曾伯著有《重建湘南记》一文,有“桂林山川甲天下”七字,在发现独秀峰王正功诗碑以前,长期被认为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的出处。
关于逍遥楼的逝去,较多的说法是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飞机投弹炸毁。剩下楼前颜真卿题字的石碑,也只好移至七星景区的普陀山进行保护。自此,逍遥楼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