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由诗意到梦意--知名摄影家余根示的艺术追求

06.01.2015  15:05

一组《漓江人》艺术组照摆在眼前,让长年眷恋漓江的记者不免怦然心动——水墨般淡雅的山水间,身披蓑衣、手提马灯的渔夫与竹排、鸬鹚为伴,烟雨空濛中,既有诗的梦幻意境,又寓意人世间百姓谋生的艰辛……

广西新闻网 -广西日报记者  罗劲松

1

风光中的人

在广西摄影界,“漓江风光”早已被千千万万摄影人拍了千千万万遍。用摄影家们的口头禅来形容:漓江已经被拍“滥”了,很难再拍出新意来了。然而,当摄影家余根示创作的《漓江人》组照呈现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们面前时,一双双挑剔的目光瞬间发亮——评委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漓江,看到了饱含人文内涵的漓江。

时任《大众摄影》杂志主编的陈仲元看到这组《漓江人》作品时,挑出其中一幅没有人物出现的照片感慨道:“虽然画面里没有出现人物,但漓江边摆放的那盏闪亮的马灯让我们能‘看’到人,能感觉到人的存在——就好像没有见到花,却闻到了花香……”

漓江人》组照从众多“风光美照”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展优秀奖。

在与余根示的交谈中,记者注意到——这位以寄情山水闻名的摄影家,反复感慨的并不是自然风光的旖旎,而是在那自然风光中感触到的人文情怀和“本于自然,超乎自然”的艺术追求。

在近40年摄影生涯中,如今已年过六旬的余根示大部分光阴是背着相机与“业余”二字相伴而行的。上世纪70年代进入电力部门从事宣传工作的余根示,见到摄影高手们拍摄的一张张气势宏伟的水电大坝照片时,在心底暗自惊叹——看似平淡无奇的大坝,一经摄影艺术“聚焦”,竟能产生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他开始迷恋上摄影。

长年在电力部门拍摄新闻图片,酷爱文学的余根示在一次次满意与不满意、失败与成功的创作经历中形成这样一种强烈感受:报刊上刊登的许多新闻图片之所以对读者没有吸引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拍摄者片面理解真实性,忽略了新闻图片也要融入情感,也应该具有艺术性。如果在记录现实生活场景时,摄影人不注入自己的情感,不考虑拍摄体的形、色、光、韵、意等艺术元素,这样的作品又怎么能够吸引读者、感动人心呢?

在同行眼里,余根示是一个很容易动感情的摄影人。与余根示一同赴广西边境采访一群电力基层员工的一位传媒人这样描述当时的采访情景:“20多个人讲述了关于幸福的20多个不同的故事……在唱起自己班组的原创歌曲时,每个人纯净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余根示老师坐在我身边,早已感动得哭出了声,流下热泪。坐在旁边的我受到极大震撼,也能够读到——眼泪中包含了什么……”

退休后的余根示告别了新闻摄影阵地,却难舍心中那份“聚焦情怀”。他转移阵地,开始将自己的镜头对准山水风光、对准漓江。

在众多同行眼中,漓江早已被拍“滥”了,很难再拍出新意来了。而在余根示眼中,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历史人文丰厚深蕴的漓江,是座挖不尽、采不完的摄影“富矿”。所谓拍“滥”了,究其根源,其实是被拍“俗”了——众多拍摄漓江风光的艺术图片,都一窝蜂地以固定的位置,扎堆选择标准高角度来体现所谓“一览众山小”的气势。结果是作品千篇一律,一览无余,见景不见人。

在余根示看来:人,才是最美的主体。名山大川的美,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到。而对于蕴涵在大自然中的人文美,人们往往忽视或弱视。一个合格的摄影艺术家,必须用饱含情感的双眼在大自然中探寻人文美。因为,只有蕴含着历史人文意韵的美,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美。

余根示认为:“现在社会上风行一股追求华丽的风气,成千上万的镜头热衷于对准诸如‘红山头、S弯’之类的‘美景’,拍摄千人一面的‘糖水片’、‘明信片’。其实,朴素、自然、简约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然美。古人说得好:‘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显,境界愈小’。选择景物要以少胜多,犹如古典诗词用极精简的诗句表达极深刻的含意,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色彩上追求空灵,内容上追求简约,以简约的构图突出主体,以自然风光衬托人的魅力,是余根示摄影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余根示创作的获得第三届中国职工摄影展银奖的《生命》组照,画面中除一棵枯树外别无他物,简约的画面最大程度地凸显一棵老枯树虬结苍劲的姿容,一股饱经风霜、不屈不挠的生命张力从画面中爆发而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意境上力求把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做到“得意不忘形”,是余根示摄影艺术的又一亮点。写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余根示依托桂林山水创作的《呼唤》,表现出似山非山、似水非水的神秘感、朦胧感和不确定性,让欣赏者具有极大的想象、回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