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地名普查:挖掘藏在地名背后的老城旧事

30.01.2015  17:06

  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水文化古城,骑楼城、金龙巷、龙母庙、白云山、龙船冲、允升塔……这些梧州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地名,不但是颇具特色的地理坐标,还是承载历史的文化符号。从2014年9月起至2018年6月,梧州在全市七个县(市、区)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的同时,也将一一重温那些随着时光淡去,藏在地名背后的老城旧事。

  1月28日早上,记者穿过百花隧道,沿白云路走访曾经的平民冲和冰泉冲,蒿草丛中遗落的砖瓦,不禁令人忆起此处也曾是河东老片区的主要居民住宅地之一。经四恩寺由石鼓路下山,青草合着土泥巴的气息随风弥散在街道巷里,偶闻几声犬吠,记者从与几位老者的交谈中得知,石鼓冲内还曾有一处“蛇园”吸引了不少来梧观光的游客……虽然随着城市发展,老地名黯然消失,但老街坊们的记忆仿佛静默地诉说着一章章典故、一段段传奇。

  带着好奇,记者前往梧州市民政局相关科室找寻答案,从工作人员翻出的文献资料中,记者觅得了老“三冲”地名来历的一隅。原来,平民冲古称锥子冲,上世纪三十年代逐渐有贫苦居民在此集居,故又称平民冲(村)。而冰泉冲的名字则来源于一口古井,“其水源于泉,且入口如冰”,故古称冰井冲(冰泉冲),清末后渐有民居,故称冰泉村、冰井街。石鼓路所在地原为石鼓冲山沟,相传有一巨石,击之如鼓鸣,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建渠填沟成路,由此得名。

  据工作人员介绍,地名命名具有一定的方法,细究地名的含义不失为追溯老街历史的一把钥匙,比如和平路取热爱和平之意,红岭路因路经红岭果园得名,新兴一、二、三路取鼎新兴盛之意。工厂一、二路旧称工厂街,因民国初年有数家工厂建于其上而得名,还有譬如龙母庙、中山路以及逸夫小学等取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时代特征。

  而现行地名中存量最多,最具稳定性的地名则主要来源于地理实体形式特征,比如高地路因地势较高原称高地,上世纪三十年代称高地街(群众俗称车麻街),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称高地路。还有原蝶山区以境内有一山,突兀形似蝴蝶而得名,梧州高中旧址大部分就坐落于其山之上。而白云山系由于山有白云纡绕、掩盖,龙新村有一座山叫竹葵背,旧因山脉形似粥壳背,故名“粥壳背”,后因口语变化,改称“竹葵背”,系龙洲、云盖路、南中路以及鸳鸯大桥也是沿用这种命名方式。

  不过,也有一些地名容易因时代的兴衰而消亡或者被变更,譬如友谊关曾先后叫镇南关、睦南关等,另有因移借或派生而成的地名,如广东路、桂林路以及西津村等等。

  据了解,本次地名普查工作的内容还包括利用地名普查成果,编纂出版地名图、录、典、志等出版物。近年来随着城市变迁和发展,或废或淡的老地名,也趁此机会将被一一搜寻、整理,归录成为梧州历史文化的新索引,链接起梧州历史的旧说与新语。

  本报记者 黄颖盈 通讯员 唐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