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新风貌 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青山含翠,波光潋滟,流水淙淙……深冬时节,穿行在农村田野间,目之所及的乡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基地、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让绿城水都焕发勃勃生机。
过去的一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开展“美丽梧州·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统筹城乡发展,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完善设施、建章立制,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村风民风不断改善。
科学规划,形象好特色显
“泥水路”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红砖房、泥瓦房改建成黄墙、青瓦、红色雕花木窗的特色民居。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了,现代化瓜果蔬菜种植大棚建成了,八角、油茶、石崖茶、猕猴桃种植基地飘香四溢……土地流转盘活了资源,连片开发的土地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农耕模式,村民们不但可以坐收租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挣工资。
蒙山县长坪瑶族乡长坪村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到两年的时间,80户农户的房屋就完成了立面统一改造,凸显瑶族风情。”长坪村村民何标说。2013年,长坪村村“两委”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向上级争取项目,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规划,选定长坪村平垌组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实施民居风貌改造等。
长坪瑶族乡乡长陈爱良介绍,2014年长坪乡结合蒙山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加快推进河道整治和拦河坝、酒店等设施建设,并动员各农户种植三角梅、黄金柳等花木,提升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同时,抓紧仿生态娃娃鱼养殖、观赏、驯养基地和石崖茶、八角示范基地建设,丰富长坪村乡村游的内涵。
“一些村民重拾瑶族传统家当,编织花包、围裙等民族特色什物。”长坪村党支部书记邓小宁说,随着乡村游景区加快建设,该村将进一步拓宽瑶族群众在家就业、创业的渠道,助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全市各乡村依托当地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条件,统筹推进整村形象提升,高标准编制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各有千秋、内涵丰富的乡村风貌,一幅优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大力动员,参与广制度全
“清洁乡村”活动启动以来,我市面上宣传有声势、点上动员讲实效,广泛动员群众积极投身参与其中,让“清洁乡村”深入人心。
我市充分发挥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把“清洁乡村”活动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各级妇联通过“巧媳妇培训班”、“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形式,调动农村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开展清洁乡村;中小学校以“小手拉大手”、“清洁卫生小卫士”等活动为载体,把转变农村卫生观念从娃娃抓起;各县(市、区)还广泛开展“清洁乡村”进村、进户、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的“五进”宣讲,让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家喻户晓。
此外,还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山歌、戏剧、诗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特色文艺来宣传清洁乡村活动,至目前全市共开展了数百场民俗宣传演出活动。各级新闻媒体把开展“清洁乡村”作为宣传的重点,形成报纸有图文、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报道的立体宣传格局。
通过广泛动员,让群众明白到自己是活动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藤县座垌村村民从村集体收入拿出2.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全市第一个村级环卫站,并采取“村委投入,村民筹集”的方式成立村环境卫生基金会,确保环卫站长效运行;岑溪市富宁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用地还没有着落,有村民自愿出让20余亩地。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设中,各县(市、区)引导群众成立“清洁卫生巡逻队”、“清洁卫生监督理事会”、“村民保洁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指导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
目前,全市共制定与“清洁乡村”相关的村规民约3212份,落实“户前三包”责任制(户)1.59万户,创建“五星级文明户”6496户。